棉线草头长,芽麦圆子香快把德清的春天吃

春色渐入迷人眼,春食落胃两相宜。

每到清明节前半个月至节后十天,新市街头售卖芽麦圆子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芽麦圆子甜甜糯糯的口感,素来是江南水乡情有独钟的味道。而如今,喜甜的德清人又到了可以重新咂巴起芽麦圆子甜糯滋味的时节。

芽麦圆子也叫芽麦塌饼、甜麦塌饼,是新市传统点心,也是在清明时节吃的美食之一。与其他圆子不同,芽麦圆子中需要添加一种特别的食材——“棉线头草”。

“棉线头草”学名鼠曲草,把草的嫩头掐断,能看到丝丝如棉花似的白色纤维,因此更多德清人将其称为“棉线头草”。这种草使得芽麦圆子既有味的清香,又有嚼的韧性。

芽麦圆子作为一种时令美食,一年往往只在清明节前后才可以吃到。只因此时是“棉线头草”长得鲜嫩茂盛的时候,细雨纷纷使它充分吸收了春天的雨露,多汁的嫩叶散着青草香。

民间传说,蚕神马鸣王菩萨(或称蚕花娘娘)下凡行香的时候,曾在农家吃过芽麦圆子。为此,每年清明时节,芽麦圆子就成为养蚕人家奉祀马鸣王菩萨的必备供品,也成了人们清明供奉祖先、招待客人、馈赠亲友的传统美食。

制作芽麦圆子是一件比较费时费力的活儿。要先将棉线头草用清水泡软煮烂,将糯米和粳米以一定的比例掺和碾成粉,与挤干的草头一起和入,不掺水的芽麦圆子面团,既可以保持草香,也可以保持草色。

将面团按压揉捏成一个个空心桶形的“粑子”,上蒸架蒸,方便蒸煮时受热。

等蒸至黛青色,加入提前晒干碾磨的麦芽粉,与面团一起按压揉匀,天然的麦芽糖甜味在制作过程中渐渐浸透入味。待搓捏成一个个青绿色的面团,压扁,芽麦圆子便成型了。

考究一点的还会在圆子里加入不同馅料,多是豆沙、芝麻核桃等。糯糯软软的芽麦圆子配着酥酥细细的豆沙或是芝麻核桃的颗粒醇香,便是吃到满嘴油光也不愿停下。

将圆子放到油锅里,撒上芝麻,三四分钟后翻面,“滋滋”鼓着油泡,煎至两面略有焦黄色,扑鼻的甜香满室飘起,香甜软糯的芽麦圆子就做成了。

刚出锅的“芽麦圆子”软而不烂,糯中有韧,伴着麦芽糖的天然甜味,还有一丝野草和芝麻的清香。若是等放凉了,冷食口感更佳,乌绿油亮,咬一口满是春天的气息。

芽麦圆子的整个制作过程工序繁琐又费时,而且棉线头草只能在清明前后一个月的时间里采用,过后便开始抽薹开花,不能食用,因此赶着这转瞬的春光制作出的芽麦圆子,珍贵且甜。

适时而食,不时不食。芽麦圆子作为德清传统美食文化记忆,德清人总是年年品,又年年等。如今又逢春雨纷纷、草头正盛,把春天吃进胃里,才是真的不负春光。

吃一口麦芽圆子,这个春天足矣!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本文仅代表小编个人观点)

武康派商务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tx/8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