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舌尖上的中国》开启了我们对美食的探究,当新一季的《风味人间》的余味还在口舌之间萦绕,又一部城市美食纪录片《寻味东莞》便接档而来,通过东莞的地道风味折射一方水土,一场岭南风味的探索之旅即将拉开帷幕。
其实之前已经有过《老广的味道》《风味原产地:潮汕》《寻味顺德》等描写广东美食的高分纪录片,带观众领略了这里的遍地美食。广东人敢吃、好吃也懂吃。可能是因为在广东生活过的缘故,对于岭南的美食,总有一种念念不忘的归属感。
《寻味东莞》这是由《舌尖上的中国》前两季原班团队制作的一部纪录片。也是陈晓卿离开央视,组建稻来传媒后拍摄制作的第一部作品。顶级团队,顶级制作,让此片一开播就获得了无数好评。
一提到东莞,大家都会联想到“世界工厂”这个称号。但很多人不知道,东莞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保留下大量值得记录的饮食习惯。“这是一座有两千年底蕴的城市,独特的气候、多样的地貌、发达的水系,造就出丰饶的物产……洗尽铅华,这里的人们依旧因循时节,用淳朴的民风把天时的赐予,凝聚在餐桌之上、美味之中。”这里有着丰富独特的地理环境,融汇造就了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可以说是“岭南风味交汇地”。
而这部纪录片以《得天独厚》《山水相逢》《欢宴流转》三个主题,为我们呈现了东莞独特的美食风貌。
刚刚播出的第一集《得天独厚》里,主创团队以四季变化为轴,从春到冬诉说美味流转,为吃货们奉上了一场饕餮盛宴。讲述了东莞人因循时节、顺应天时的美食食谱。
春天,是鼠曲草生长的季节。这是一种值得尝鲜的野菜,它既能混合鸡蛋煎制,铸就一道具有浓烈芳香的亲民小菜。也能和鲫鱼同煮,起到去腥提鲜的效果,为汤汁增添别样余韵。
夏天,东莞的雨水丰沛,利于荔枝生长。当地人把核小肉厚的桂味荔枝,也做成了一道道别样的美食。和切薄的鸡肉片、黄瓜片等组合,就成了鲜香的荔枝片皮鸡。
在悠长的岁月中,东莞人习得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智慧。位于海水与淡水交汇的珠江入海口,为当地人提供了一道鲜美的食材——青蟹。这里一年四季都能品尝青蟹,但其肉质和风味,在不同季节却各有千秋:冬春季节,未成年的雌性青蟹,适宜做淡雅清甜的清蒸奄仔蟹。
煲汤才是广味的灵魂。选取牛后腿肉和整条阴菜(萝卜干),再加入黄豆同煮,起到进一步增鲜的作用。熬煮2小时后,阴菜的香甜和牛肉的醇厚实现充分交融。两种食材精华汇聚、彼此平衡、成就了这道柔和干香的阴菜牛展汤。
第一集中还介绍了其它不同风味的东莞美食“糖不甩、林旁粽、金银润、烧鹅濑粉、腊味饭……等也都成为东莞的美食符号,承载着人们的生存智慧和传承。这些美食就像藏在这个高效现代化城市背后的一个古老的秘密,赋予这个城市真实的烟火气息,也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前行保驾护航。在制作这部纪录片时,主创团队选取了超过20个人物故事,串联展现了多种食材和菜式。
最终历时近3年,才诞生了这部纪录片。可以说,它是对东莞地道风味和人文风情的全面展示,也刻画出这个城市特有的味觉记忆。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相信你一定会对东莞、以及广府美食有新的认知。
本文部分文字及图片转自网络更多影城有趣的故事,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