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珍珠咸寒归心肝,安魂明目润肤疮

珍珠(摄于湖南邵阳)

珍珠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蚌科动物三角帆蚌或褶(zhě)纹冠蚌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其贝壳称“珍珠母”。始载于《开宝本草》,因其“形圆似珠,稀有而珍贵”,故名“珍珠”,又称“真珠”。自动物体内取出,洗净、干燥入药。珍珠碾细,水飞制成最细粉,称“珍珠粉”。珍珠母明煅至酥脆,称“煅珍珠母”。

NO.1前人经验

1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真珠)咸、甘,寒,无毒。主治:镇心。点目,去肤翳障膜。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涂手足,去皮肤逆胪(lú)。绵裹塞耳,主聋(《开宝》)。磨翳坠痰(甄权)。除面?(gǎn),止泄。合知母,疗烦热消渴。合左缠根,治小儿麸豆疮入眼(李珣)。除小儿惊热(宗奭)。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疔毒,主难产,下死胎胞衣(时珍)。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真珠)甘咸性寒,水精所结;入心经而镇心清热,安神定惊。人乳磨汁,点目去翳。”

珍珠(摄于湖南邵阳)

NO.2.1功效主治

珍珠,甘、咸,寒。归心、肝经。主要功效有: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润肤祛斑。

1

安神定惊:本品咸寒质重,入心、肝经,可安神定惊,适于神魂不安之惊悸失眠、惊风、癫痫等病证。

2

明目消翳:本品入肝经,可明目消翳,适于目赤翳障病证。

3

解毒生肌:本品咸寒,入血分,可解毒生肌,适于疮疡不敛病证。

4

润肤祛斑:本品还可润肤祛斑,适于皮肤色斑,广泛用于美容产品中。

同源药物

珍珠母,咸,寒。归肝、心经。主要功效有: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退翳。

1

平肝潜阳:本品咸寒质重,入肝经,可平肝潜阳,适于肝阳上扰之头痛眩晕、头重脚轻等病证。

2

安神定惊:本品咸寒质重,入心、肝经,可安神定惊,适于神魂不安之惊悸失眠病证。

3

明目退翳:本品可明目退翳,适于目赤翳障、视物昏花等病证。

用法:珍珠多入丸散用,0.1~0.3g;外用适量。珍珠母10~25g,先煎。

河蚌壳(摄于湖南长沙)

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珍珠以碳酸钙为主,含有丙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碳酸镁、氧化硅、氧化铝等成分,有抗疲劳、提高机体抵抗力、抗炎、抗衰老、延年益寿等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眼疾、妇科疾病、皮肤溃疡、口腔溃疡、皮肤炎症、烧烫伤等。

珍珠母饮片(摄于湖南长沙百草堂)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01.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孙瑜,刘晶.药用珍珠的药理和临床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06):51.

音频:石若冰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欢迎大家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tx/66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