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排在“吃穿住行”第一位,足见重要。可是很多人对吃并不讲究,漫无目的地吃,最后发现,自己总是在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之间穿梭。当然了,这是在大城市的场景,在庆元就不同了,碰上节日,自家里还能尝到诸如社粿、麻糍等传统的特色美食。来盘点一些庆元传统美食。在庆元,吃过这些,人生才完整。
黄粿
这个自不用说,一直以来都是庆元人最传统、最喜爱的美食,做法多样,汤炒煎炸,任何一种做法都能成一道美味。
麻糍
麻糍浙闽一带都有,原料、做法各异,有些地方在其中加入了芝麻、花生,或者做成跟包子一样带馅的,颜色也就不同了,不过都是选用上好糯米为主料。
咱们庆元呢,略有不同。糯米蒸熟捣烂成团,用手分成小块,放到用黄豆研磨、加了白砂糖的豆粉里滚一圈,就可以趁热上桌了。在庆元,除了做麻糍的节气,酒宴上也能吃到,甚至经常听到街边小贩喊着“麻糍、崩粿”......
社粿
因为庆元人一流的创造能力,这项美食为庆元独有...确实很好吃,社粿是属于煎饼类型的,加了社曲草(学名:鼠曲草)和土猪肉、香菇等馅料,煎起来特别香,”庆元披萨“。
烧梅
在庆元农村,宴席上有一种点心必不可少,那就是“烧梅”,庆元的烧梅不同于其他地方,咱们这的是用蕃薯粉和以猪油、白糖做成的。先将蕃薯粉炒熟盛锅,撒上白糖,再加入纯猪油和匀,再用力捏成小圆团,装盘蒸熟即食。烧梅的形状象梅子,这也是名称的由来。烧梅蒸熟后表面形成一层透明薄膜,光溜圆滑,里面则又酥又软,香甜可口。
炒番薯粉
炒番薯丝,宴席必备。主料是剔透的番薯粉,按照个人喜好加辅料,一般情况是加上香菇、包菜、胡萝卜丝、肉片等,按照平常炒菜流程,翻炒上盘,做法简单,但是味道极好。
冻糕
锅里烧开水,架一蒸笼,铺了纱布,每隔几分钟浇上一层米浆。庆元冻糕晶莹剔透,切块盛到碗里,浇上不同口味的汤料,便可大口开吃。冻糕深受庆元人喜爱,街头也时常有小贩售卖,只是可惜了没有专卖店...
(图为番薯粉千层糕,庆元的冻糕颜色是米粉做的,呈淡黄色)
馒头
庆元馒头以糯米为原料,一般都是甜豆沙馅,也有梅干菜肉馅,进蒸笼之前先在馒头上粘好大竹叶,这样蒸熟之后拿在手上方便、卫生。
清明粿
庆元的“清明粿”别具一格,其主料是粳米,辅料则是以炊熟的香菜干为主,配之肉丝、香菇丁、嫩笋碎等等。制作方法是将佐料入锅,加入油盐红酒之类香料,烹烧熟后,倒入粳米饭中捣拌均匀,再用木槌轻轻杵之,杵软后捏成鹅蛋形状的饭团,即为“清明粿”。
乌米饭
农历四月初八吃乌饭是庆元黄田、竹口一带的民间习俗。乌饭的做法是,用一种叫“乌饭芦”的灌木叶子放在锅中煮烂,然后取其乌黑色的汁液拌入糯米之中,再加上瘦肉搅拌,经文火炊透便成乌饭,其味清香可口,使人食欲顿增。
相传,古时候黄田有一位叫石驮的农民触犯了官府,被抓到县衙里去坐牢。古时,坐牢的人要家里给送饭,否则会饿毙身亡。其妻明珠挑着大米到县城,找一家亲戚住下,一日三餐把米饭用油盐炒得香喷喷,送到大牢里给丈夫过活。牢卒们一见到亮油油、香喷喷的大米饭,馋得口水直流,明珠送去的炒饭都被牢卒扣除,吃到自己的肚子里,所乘无几给石驮。有一日探监,明珠隔着铁窗看着皮包骨头的丈夫,泪珠涟涟,无计可施。
回到亲戚家,明珠痛哭了一场之后终于想出了送饭的好主意。天微微亮,她就上山采回一篮“乌饭芦”叶,放在窝里煎了一大碗乌黑的叶汁,然后用它煮了一小锅饭,一锅米饭变得乌黑发亮,味道比原来更香。牢卒们一见到“乌饭”,都以为一盘烂饭,捂着鼻子,叫明珠自己直接送给丈夫。明珠把饭端到石驮面前,石驮亦感到莫名其妙,待妻子把“乌饭”的来由告诉他后,石驮感激地接过“乌饭”,不久就恢复了体魄。一年后,石驮期满被释放回家。
明珠死后,这一带人们便在四月初八明珠的生日这天做“乌饭”吃,此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庆元之大,这些味道最纯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