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到清明佳节,清明节除了祭祀祖先之外,还是踏青的好时节,放风筝、荡秋千、踢蹴鞠(足球)都是千百年来延续的习俗。对于爱吃的中国人来说,每到清明节各地都有不同的吃食。江南吃青团子、客家人吃艾粄、厦门吃薄饼……具体清明节吃什么?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不同地区的清明节吃食。
你所不知道的各地清明节吃食
江浙的同学说
“在外读书,过节最想念的就是家乡的这一口吃食。”
1号美食:青团、青饺
青团
青团是江南地区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青色,用雀麦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在外读书,过节最想念的就是家乡的这一口吃食,我们家是做青饺,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香甜的糯米无疑是清明节最好的食物。
类似食物:青饼、青粿
东北的同学说
“长辈说,明明白白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2号美食:水煮蛋和豆腐
水煮蛋
白豆腐
四月的吉林春寒料峭,时而仍会有轻雪飘落。大概是要遵循清明寒食的习俗,满族人家在这日用食也很清淡。水煮蛋和豆腐,佐以调味酱和剁碎的小葱,“一清二白”的人生哲理蕴含其中。儿时调皮,总要自己逞强来剥好全家人食用的鸡蛋。现在与故乡远隔千里,亲人们在剥蛋时大概也会想念我这个异乡求学的游子吧。
江西的同学说
“每当我回到老家,奶奶都会蒸粉蒸肉给我吃。”
3号美食:粉蒸肉
萍乡粉蒸肉
每当我回到老家,奶奶都会蒸粉蒸肉给我吃,在奶奶蒸的过程中,我看惯也记熟了方法,大致方法是:“将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片,然后加入调味料,拌匀腌渍入味后,加入蒸肉粉拌匀,又在蒸笼里垫上荷叶,然后,一层排骨一层肉地排好,就可以入锅蒸了。几十分钟后,一笼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的粉蒸肉就出笼了。还有一种就是用排骨加入辣椒粉、麻椒粉、胡椒粉和调味料,拌匀腌渍入味,加入蒸肉粉拌匀。
福建的同学说
“清明前夕,正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
4号美食:暖菇包
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小编有话
“美食像这世间的所有好东西,把人从流水般的日子里捞起来放在山巅云端,一窥活着的新鲜和美好。”世间万物,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在你的记忆里,有没有那么几样美食,始终是心头的想念?在你远行求学的时候,你的胃有没有总在想念的珍馐?
快在下方留言区写下让你想念的美食吧!
文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