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爱自己
这是年12月13日我遇到的一个患者。女性,38岁,右侧乳腺一个10厘米的肿瘤。我当时相当惊讶,怎么长这么大!我同事说都是因为她乳腺太大掩盖了肿瘤!这是真的吗?当然不是。怪她自己没有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有“女性第一癌”的称号。虽是女性健康的“头号”敌人,但又是所有实体癌症治疗效果最好的之一。在我国,乳腺癌5年治愈率达到85%左右,90%的I期病人可完全治愈。
乳腺是浅表器官,可以通过精准的筛查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乳腺癌。
目前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研究发现其发病有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癌。乳腺癌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流行病学调查,5%至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另外,易感基因BRCA1、BRCA2突变与乳腺癌高度相关,并具有显著遗传特征。乳腺癌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如果月经来潮过早(早于12岁)或者绝经很晚(大于55岁),外源性补充雌激素相关的药物或保健品,都是乳腺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另外,肥胖也被许多研究证明是诱发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绝经前女性激素主要来自卵巢,而绝经后是通过芳香化酶从肾上腺和脂肪转化生成雌激素。如果女性绝经后肥胖,就会带来雌激素水平较高的问题,也成为乳腺癌的高发人群。
除此以外,放射性照射、生育后不喂母乳或母乳时间过短,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患者,也是乳腺癌发生的高危人群。
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乳腺癌高危对象
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
既往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1)家族(包含一级、二级亲属。一级亲属指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同父母);二级亲属指叔、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中有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携带者;
(2)家族中有乳腺癌者,发病年龄在45岁前;
(3)家族中有2人患乳腺癌患者(1人双侧或2个单侧),发病年龄在45~50岁;
(4)家族中有2人或2人以上患乳腺癌、或卵巢癌、或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
(5)家族中有男性乳腺癌患者;
(6)曾患有乳腺癌、或卵巢癌、或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者。
明确乳腺癌发生的高危因素,预防才能有的放矢。除了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与定期检查,临床中药物预防应用也越来越多。药物预防主要是高危人群应用药物阻断雌激素。
乳腺癌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是治愈率较高的一种癌症。但是乳腺癌一旦到了中晚期,治愈的机会就明显减少,而且中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周期长,治疗费用远远高于早期乳腺癌。
早发现:是指定期(每月一次,时间在月经过后一周较好)在洗澡时自我检查,乳房肿块因其位置浅表,大多能通过自我检查而发现。
早诊断:指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史特点、肿块性质,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彩超、乳腺钼靶检查、细针穿刺活检等)从而对乳腺肿块做出诊断;
早治疗:指发现乳腺疾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定期筛查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途径。我国乳腺癌定期筛查要求无乳腺癌家族史、无乳腺疾病或良性肿瘤史的一般女性,20至40岁期间,每三年进行临床乳腺检查,包括乳腺临床查体及乳腺彩超;年龄40岁以上的无症状女性最好每年进行彩超检查,并行钼靶摄影。具有乳腺癌家族史、患有乳腺疾病或良性肿瘤者、肥胖女性、月经初期提早、绝经延迟的乳腺癌高危女性,应提早筛查并缩短筛查间隔,建议从35岁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基础上联合彩超或乳腺磁共振的检查。磁共振的优势是比较大的,在美国磁共振已用于乳腺癌的早查、筛查。除此之外,条件允许的可以进行BRCA1/2基因突变检查。此外,年龄20岁以上的女性在月经周期结束后一周左右都应进行乳腺自检。停经、更年期的女性,每月固定一天为检查时间。用指腹而不是指尖放平触摸。
乳腺自检
1、望诊:面对镜子,双手下垂,仔细观察乳房两边大小是否对称,有无异常突起,皮肤及乳头是否有凹陷或湿疹等现象。
2、触诊:左手上举至头部后侧,用右手手指并拢以指腹轻压检查左乳,由乳头开始做环状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检查均可,逐渐由内向外(约三四圈),感觉是否有硬块存在,不遗漏任何一角落;待全部乳房检查后,检查腋下、锁骨下及颈部有无淋巴肿大,再以大拇指和食指压挤乳头,注意有无异常分泌物。用同样方法左手检查右边乳房及相关区域。需特别避免捏抓。
3、平躺:若平躺,肩下放一个枕头支撑检查,乳房充分平铺于胸廓上,用上述方法触诊乳房,更容易发现可疑病灶。
4、常查:个人应养成每月自我检查习惯,当发现有可疑病灶时,医院检查。
乳腺自查
乳腺癌筛查是什么?应当从什么时间开始检查呢?
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40周岁开始,但对于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20周岁,采用超声检查为主,补充乳腺X线检查。但乳腺X线对年轻致密乳腺组织穿透力差,故一般不建议对40岁以下、无明确乳腺癌高危因素或临床体检未发现异常的妇女进行乳腺X线检查。
检查的时候只做超声或者只做钼靶可以吗?
超声和钼靶各有所长。超声由于无放射性,可适用于任何年龄,尤其是妊娠及哺乳期女性的乳腺检查;对X线照射有困难的部位(如乳腺边缘),可以作为弥补检查,而且能较好地显示肿块的位置、形态、结构等。对较致密乳腺,即使有肿块也难以分辨时,超声清晰显示病灶的轮廓和形态,还有血流信号、阻力指数等相关参数。钼靶则简便易行,且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留取的图像可供前后对比,不受年龄、体形的限制,对于微小钙化的分辨则优于超声。故二者不能相互取代,应相互补充。
乳房小的女性患癌几率小,乳房大的女性患癌几率大?
很多女性有这个疑惑,认为自己乳房小就不会患乳腺癌。专家指出,乳房大小与患乳腺癌没有关系。乳房特别大只可能意味着不易接受检查,和患癌几率并无关系。
每月一次的自检和至少每年一次的乳腺筛查十分必要。乳腺癌不可怕,就怕你没早发现。预防乳腺癌要做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乳腺癌科普
如何读懂影像学检查报告
现在,医院的乳腺钼靶片、B超检查和磁共振检查报告诊断为乳腺改变BI-RADS多少级,引起一些女性的无谓紧张,认为2级、3级就是癌症可能的2期、3期。其实,BI-RADS即美国放射学会推荐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这样的报告更加规范化。其各个分级意义如下:
0级:需要召回,结合其他检查后再评估。说明检查获得的信息可能不够完整。
I级:未见异常。
II级:考虑良性改变,建议定期随访(如每年一次)。
III级:良性疾病可能,但需要缩短随访周期(如3~6个月一次)。这一级恶性的比例小于2%。
IV级:有异常,不能完全排除恶性病变可能,需要活检明确。
IVa级:倾向恶性可能性低。
IVb级:倾向恶性可能性中等。
IVc级:倾向恶性可能性高。
V级: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几乎认定为恶性疾病),需要手术切除活检。
VI级:已经由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