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戴一圈杨柳,缅怀远方的故人

你的健康与欠钱多少有关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baidianfenglunwen/19488.html

昨夜风雨大风狂,到晨时稍有停歇,窗外草木更青,花儿已落近半,忽然想起易安居士的词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就是此景再现吗?又是一年清明日,也是暮春到来时,好似每到这个时节,总是和雨相伴。不知为何,我对雨有总难以言说喜爱。听雨声滴滴答答作响,似乎是能治愈一切的美妙音乐;看雨点淅淅沥沥落下,将天地万物洗涤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清明时节雨纷飞,路上行人欲断魂。旧时每到清明,羁旅远方的离人个个落魄断魂,悼念逝去的先人。这天有踏青,插柳,做青团和扫墓祭奠先人的习俗。只是在城市化的今天,大部分已经消失。记得有的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错了,中国人的信仰崇拜的是自己的祖先。古时很多人家都有专门的神龛,上书天地君亲师,某氏祖先灵位等等,每逢节日时都有祭拜。但很多习俗在城市已看不到了,甚至有些农村也没有了。

记得小时在家过清明,清早小孩都去河岸边折杨柳,一部份插在屋前和神龛上,另一部份将其围成一个花环,戴在头上。老家有句谚语:“清明不戴柳,以后变黄狗”,所以人人皆有戴柳习俗。然后家中长辈开始将从田野中摘来的鼠曲草与糯米一起制作成糍粑(青团),然后供奉在神龛上,让先人尝食。

吃过过早,一家老小带着老烟刀(腊肉),鸡,酒,糍粑青团,锅,刀,锄头等物品前往山上进行扫墓。清除坟墓杂草,然后将所带来的腊肉,鸡,糍粑等食物摆放于墓前进行祭奠,年幼的一辈还需在墓前进行叩首跪拜,以让祖先保佑身体健康,学业有成。进行完这些礼节后,便是我最爱的环节,就地将祭奠食物进行加工后野炊,就着青青草地,吃着青团腊肉,喝着自酿米酒,赏山花烂漫,桃红李白,油菜花黄,红黄绿白相间,自然如诗如画。

枝上柳棉吹又少,暮春已来到。布谷鸟也在啼叫着,呼唤农家人们,过了清明,也要开始播种了。此时又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田野间尽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景象。

离乡多年,未过清明,也未见故乡的春天,此时此刻应该是一年最美的光景,却未能好好欣赏,可惜了。太白曾有诗云: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当繁花落尽,子规啼血,也许身处异乡的我,也只能心寄明月,希望能到故乡夜郎云感受一番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ls/5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