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果,来自春天的问候

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对应的俗食,这些美味是时节的符号,如端午的麦油煎,中秋的月光饼,冬至的鸡灯圆,而清明的符号是清明果。在物质丰富的的今天,过节,更多的是一种情怀,一份默契的约定,这些情愫带着童年的温暖一路陪伴,就像乡愁不离不弃。清明果,或清明粿,芙蓉人俗称青叶,外乡人称青团,清明粑粑,是清明寒食时节江南一带的时令小吃,寒食节源自春秋时代“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介子推因不肯领受晋文公封赏与母亲抱树而被烧死,百姓为了纪念他的高风亮节,每到清明不生火做饭,以寒食充饥。清朝美食家袁枚《随园食单》里记载了清明果的制作方法“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后来,逐渐形成风俗流传至今。

家乡的清明果,色如青苔,状似圆饼。清明节前后,村妇们都会做起原汁原味的清明果,摆起供品祭祀祖先,然后,这些淡绿色的果子便成了人们的享用品,当然,还有诸多山货海鲜摆满一桌,俗称三碗头。这不像北方,过年吃饺子,实实在在吃了满肚饺子。

清明果的灵魂应属于棉菜。棉菜是一种野草,学名鼠曲草。三月间,草木萌生,捡一片尚未春耕的田野,远看一片狼籍,细看孕育着勃勃生机,开花的开花,长叶的长叶,争相诉说着春天的色彩。棉菜的邻居有美丽的紫云英,其貌不扬的田脐,苍蝇花,它们不起眼,放点粉丝虾皮却是可口美味,是春天的恩赐,属“菜”的范畴。棉菜长着毛茸茸的叶片,顶着黄色的小花,像螃蟹似的挥舞着爪子,温柔的占领着乡野间的地盘。摘其各个爪尖嫩苗,洗净晒干捣成粉末,掺入糯米粉中,加水揉成面团,包上馅料,便是无以伦比的乡间美味。黄泥筋下冒尖的春笋,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盘菜头,豆腐干,不可或缺的清江牡蛎,山海一家亲,组成了清明果馅料的最佳拍档。将面团摊开如碗状,塞满馅料,再捏拢按扁,垫上翠色柚子叶,成就一个个绿弯弯的清明果。烧起柴火,盖上锅盖,随着温度升高,阵阵清香飘起,不多时,掀开锅子,热气腾腾圆润似玉的清明果出锅了,一口咬下去,香软糯韧,顿觉满口鲜香,哈喇子都是醉了。喜食甜者,放上红糖,花生碎,芝麻,鲜肉和小葱,曰肉糖春,甜香可口,回味悠长,又是另一番滋味。

棉菜属于春天,清明果是清明节的产物,是大自然的馈赠。人们在捱过萧瑟凄凉的冬季,迎来阳光明媚,生机盈然的时节,缅怀先人,踏青赏春,又可借祭祖之名一饱口福,不负春光不负卿,岂不是妙哉!

鼠曲草,俗称棉菜,它不像艾草妖艳的绿,浓郁的味。摘其顶上嫩叶,一股淡淡的异香,沁入心脾

春春棉菜绿,年年果泛香

石臼,先将棉菜捣烂

试了几下,气喘吁吁的,佩服这位老人家

门前,田野里麦儿快成熟了

然后倒入糯米粉,和着热水搅拌

千锤百炼始成团,吃个清明果容易吗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新鲜柚子叶,清明果的好搭档

咸料以鲜肉,春笋,豆腐干,盘菜头,牡蛎为主,间杂着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大厨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老屋已随时光老去,斑驳了许多故事

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走过年月,经历风雨,依旧静然如初,祝老奶奶健康长寿

大厨家祖传秘方,柚子叶还需要下油锅

分不清是滋味,还是情怀

沧桑岁月,浅笑安然

蒸,大约12分钟,热气腾腾的出场了

迫不及待来一口,原谅本人的大嘴

小小的筷子笼,静默的注视着世事的变迁

老房子越来越少,温暖的场景亦不多见

墙板藤,你还年轻,为何总以沧桑的面目示人

人间烟火,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碰撞

春意阑珊满眼翠

甜馅料:红糖,肉和葱,芝麻或核桃,曰肉糖春

温婉如水,散发着隐隐清香气

记忆中的味道,从不曾忘怀

清明果飘香,希望你不要忘记,连天气都记得,清明时节雨纷纷...只是,有些人只是将悲伤写在心里...

赞赏

长按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如何治疗白癜风土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ls/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