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语言智慧

黑龙江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10/5748846.html

客家民间谚语的内容具有知识性、表现性、哲理性、教育训戒性和地方性等特点,充分展示了客家人的语言智慧。请看——

熬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把戏人人晓撮(变),窍妙各自不同。

百听不如一见,千言不如一做。

帮理唔帮亲,认理唔认人。

帮人帮到底,送佛上西天。

便宜无好货,好货没便宜。

病急乱求医,事急乱求人。

伯公唔开口,老虎唔敢打狗。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不是牛死就是藤断。

才人无貌,烂扇多风。

常食梅子唔怕酸。潘田人家   a.再好的草地也有瘦牛,   再好的良田也有冇谷   b.卵无满(一字,上了下口),人无满足。   客家民间谚语的教育作用,前文略已提到。又如:有油莫点双盏灯,免得无油打暗摸。近水唔好枉使水,近山唔好枉烧柴。客家民间谚语还往往针对社会上某些人的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发出劝戒,目的是使之迷途知返,有时口气严肃,有时又带着善意的讽刺。

赌搏和嫖妓是客家民间谚语讽劝得最多的行为,所谓好赌一身烂,好嫖一身病,一语道中其要害。对于游手好闲的行为和企望不劳而获的心态,谚语也没轻易放过。在恋爱婚姻问题上,有些人往往缺少主见,没有明确的目的和端正的态度,在择偶时挑三拣四,见异思迁,结果看一百嫌五十双,自己耽误了自己。对此,客家谚语则以千拣万拣,拣个烂灯盏,挑上挑下,挑个眼花花讥之,十分诙谐,能让人在笑中有所醒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cj/88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