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余韵(续)说到“鼠壳龟”,总令人不禁流下口水。可是对于我来说,反而是制作的过程更值得回味。从前的时光很慢,每一道工序都是慢吞吞地完成。当我们这些小孩子接到采鼠曲草的任务时,是有几分不情愿,因为总归有任务在身,玩得不够畅快。但是当我们提着小竹篮走到广阔的田野之后,所有的不愉快瞬间就会被抛诸脑后。南国春早,放眼望去到处绿意盎然,尤其溪对面的那片冬小麦田,郁郁葱葱的,正是采鼠曲草的最佳去处。我们一路上打打闹闹,玩到了麦田,早有许多小伙伴弓着腰在麦垅间寻找着鼠曲草。长大后才知道,其实鼠曲草的正规名字是叫鼠麴草的,《本草纲目》里有言:“麴,言其花黄如麴色,又可和米粉食也。鼠耳,言其叶型如鼠身,又有白毛蒙茸似玉”,可是那时,我们才不晓得那么多呢,老人们说这是鼠曲草,我们也就这么叫了。采的时候也有诀窍的,须得掐着那刚冒头的小小的叶片,太老的开花了的都不好。小孩总没耐性的,在麦垄间反复地弯腰起身采了小半天,篮子底却还未铺满,不免有些丧气。小一点的孩子就开始这边追只蝴蝶,那边折朵小花,大孩子还怕着任务没完成会挨骂,不敢过分贪玩,然而最后却也挡不住诱惑,放下了手中的篮子,尽情地在田野上撒野。直到溪对面炊烟四起,有大人扯着嗓子在喊自家的孩子回去吃饭,各人才拎着篮子,意犹未尽地跑回家。可惜我那时还不认识孔老夫子,不知道他的弟子曾皙有那么一段精彩言论:“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可是千年之后的我们,的确在早春的原野上,感受到了那份心境。磨米浆其实是个苦差事,我总是要被母亲拉去帮忙的那个。石磨往往放在公用大厅的旁边,方便整个角落的人使用,有时人多了还得排队。拉磨是力气活,也要有一定姿势,一般由大人来,小孩就负责添米和水,这个也需要眼疾手快的,一不小心勺子就会被磨杆磕飞,米和水的比例也要恰当,水太少了石磨发涩,拉不动磨,水太多了又会空转浪费时间。大人们可以边磨边跟旁边的人拉家常,不觉得时间难熬,小孩则是百无聊赖,有一搭没一搭地往磨眼里添着米,不停地看着盛米的容器,巴不得赶紧完成任务溜之大吉。说到“鼠壳龟”的馅料,我又有自己的偏爱。母亲总会准备咸甜两种馅料,甜的豆沙我并不喜欢,让我至今念念不忘的是豆腐馅的“鼠壳龟”。将豆腐切成小丁,过油煎成金黄,再与香菇丁、瘦肉丁调味翻炒成馅,香味顿时飘满了整间屋子,我们这些小孩一边念叨着“裹龟大腹馅”,一边使劲地往馅皮里填馅料,顾不得露不露馅了。每一笼“鼠壳龟”蒸好之后,母亲都会先挑选出模样比较好看的,预备着天公生祭拜之用,而这些咸馅的龟因为太大,印模的效果并不好,出锅后自然而然成为我们的口中物……如今,母亲已离世多年,石磨也早已被放进民俗博物馆里供人参观了,市场上随时都可买到制作好的“鼠壳龟”,只是,就如李清照所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再好吃的“鼠壳龟”,也无法打动我的味蕾了!
作者黄燕珍:
尘世中有一种难能可贵的人,在承受了许多苦难之后,依旧守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创作去行走去为人妻(夫)去为人母(父),燕珍姐恰是如此可贵的人。身为林业中人,她总说,因不懂与人周旋,于是选择与树为伍。我想说,你哪里是不懂周旋,不外是很多树比很多人更坚定更勇敢更纯粹。
文链:
黄燕珍:新年余韵
黄燕珍:读《郑伯克段于鄢》随想——写给《古文观止》第一课
黄燕珍:地球之美
黄燕珍:再回首看曹操
黄燕珍:远去的江湖——怀念金庸
黄燕珍:识君怅已迟——晚见的罗曼·罗兰
黄燕珍:两个世界,几许凄迷
黄燕珍:爱我湖洋(词五首)
黄燕珍:白月光,照天涯的两端
黄燕珍:看山、赏水、读书——痴醉云河谷
黄燕珍:致和光
黄燕珍:三代人的高考梦
黄燕珍:惟有葵花向日倾
黄燕珍:漫步厦大
黄燕珍:烟火人间煮妇有道
黄燕珍:我就是我,我已不是我
黄燕珍:愿入书山不忍离
和光公益福建省永春县文化中心大楼靠交通桥头
和光公益书屋“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混同尘世光彩,宽阔融合,致力于纯公益、深阅读的和光公益书屋愿携手每一位读书人自在地遇见文字,去发现、去品味、去发酵字里字外的美好与醇香。藏书兼收并蓄古今中外文、史、艺、哲、法、理、工、医、农、教育等门类。
你——来,或不来,和光都在这里。
你——来,或不来,都请记得读书。
和光公益计划这是一支志愿者小分队。
打算走出书屋,走进田野,走进山林,走进你的世界,愿以绵薄之力帮助更多人,或是陷于物质的困境、或是陷于精神的困境。其实,只是希望与你同行,同行的温暖或许可以减一分为人者的恐惧。
和光公益袋子这是一只钱袋子。袋子里的每一分钱都将用于助人。
它承载的是心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之信念、无条件信任和光、打算一起公益的朋友们聚集自己的余钱与力量去帮助更多人的公益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