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糍艾糍出糍helliphel

塘口家糍可以称为江门一宝!逢年过节不能没有它!

同时

塘口家糍制作技艺

还是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小课堂

据介绍,塘口家糍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在南宋灭亡后,方道盛驸马带着公主来到开平塘口定居,两人时常想起在宫廷尝过的点心,其中有一样用野生植物的嫩叶与面粉拌和做成的粑粑,里面放有各种馅料,美味可口,一直想尝试仿做。南方的春季,天气潮湿,人体也容易产生湿气,为了适应开平本地的水土,方驸马便吩咐下人,结合开平人的饮食习惯,采用当地的一种老鼠艾草(鼠曲草)的嫩叶,与糯米粉、粘米粉拌和后做成了艾糍,以供食用,没想到还挺美味,就一直流传至今。

(点击视频了解更多知识)

视频源:开平塘口

在开平塘口镇,当地村民在逢年过节时,都会做些具有当地特色的糍点,或供食用,或作祭祀用的祭品,结合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了开平侨乡的民俗习惯和传统文化底蕴。塘口家糍不单是一道美食,更是华侨文化和历史源流的象征。制作塘口家糍工序繁杂,费时费力

虽然现在

市面上有越来越多的美食

但是塘口家糍却依然是

江门人记忆中的美味

塘口家糍包括粽糍、钵仔糕(碗头仔糍)、出糍、艾糍等,

现在,

一起来学习一下

具有代表性的

4种塘口家糍如何制作的吧~

粽糍粽糍,味道鲜美,风味独特,鲜而不腻,老少咸宜,其制作工序如下:1、提前采摘大竹叶和蓢古叶带,先放在锅里加水加醋烧开消毒,然后用清水洗干净。2、准备糯米、绿豆(或红豆)、五花肉、咸蛋黄、花生等食材(食材可根据个人口味自由增减),糯米、绿豆(或红豆)、花生先用清水浸洗后捞起隔水备用。3、把两片大竹叶叠在一起并相折,底部放上糯米,再把其他食材作为馅料放在糯米上面,再放上一些糯米把馅料盖住。4、用大竹叶把所有食材包裹起来,绑上蓢古叶带。5、把粽子放进装凉水的锅里,防止出现粽心夹生的情况,而且冷水煮粽子,随着水温的慢慢升高,粽叶的香味会慢慢渗透到糯米里面,煮出来的粽子更香,成熟度也更一致。注意凉水一定要把粽子淹盖住,水面超过粽子两寸左右;6、用大火将水煮沸,水沸后转中小火熬制5小时,煮粽子的过程中不要添生水,待熟透后捞起便可食用。出糍

出糍,一般在开平传统的喜庆宴席里,由女家亲人做的,寓意甜甜蜜蜜,早生贵子,其制作工序如下:1、糯米粉加凉水揉成团;2、把粉团分成小块,放进煮滚的水的锅里,做成粉头;3、待粉头熟透后捞起,放进黄盆里,用筷子快速搅拌,待搅拌成有一定的韧性时,添加花生油再搅拌,防止黏性太大。4、用碱水和花生油涂在手上,防止粉团粘手,然后取适量粉团在中间放些白糖做馅料,再挤出一个个白色的圆糍;5、把挤出的圆糍一个个放在香蕉树叶上,在糍的顶上放上花生碎或红枣;6、用剪刀把香蕉叶剪开,一般两个出糍一片叶子,寓意成双成对。钵仔糕

钵仔糕,俗称碗头仔糍,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的功效,比起其他家糍,保存时间会长一些,不易变味。1、取适量粘米粉,加入清水搅拌成浓稠的粉浆。2、用白砂糖或黄糖加水熬制,将煮开的糖水按比例倒入粘米粉浆中,然后快速拌匀,防止烫成浆糊。3、把传统的小瓦钵摆好盘之后,放进凉水锅里,盖上盖子隔水烧开。水开后,将米浆斟入锅里的小瓦钵中,注意倒入七分满,大火蒸制20分钟后,打开盖子排气。蒸好的钵仔糕中间有个小酒窝,这是传统钵仔糕的标志。4、把钵仔糕放凉后,用竹签在钵的边缘划一圈,从中间插取出来脱模便可食用。艾糍艾糍,具有理气血、逐寒湿、安眠、温经等功效,深受人们喜爱,其制作工序如下:

1、在春季采摘鲜嫩的艾叶,并晒干;2、把晒干的艾叶用竹箕充分摩擦,去除杂质和根茎,再把这个过程重复2到3次,令细软如棉。然后用筛子筛去上面的灰尘及艾梗等杂质,取其最纯、无杂质的艾绒备用;3、把艾绒加水煮开,倒水去涩,再把艾绒捞起备用;4、在锅里加水,加片糖,煮开,加入艾绒和少量糯米粉,边煮边搅拌,做成粉头;5、把滚烫的粉头,放进装有糯米粉的盆子里,用手快速揉成艾粉生团。6、把生团分开合适大小,在中间加入粗粒大砂糖、炒香的花生碎、冰肉、糖冬瓜碎等捞拌的馅料,捏成圆形或三角形。(根据个人口味可做成甜馅料或者咸馅料的艾糍)7、放入蒸锅中蒸熟,便可出锅。

大家学会了吗?

快动手做起来吧!

来源:综合自开平塘口、江门日报开平微事等

责任编辑:伍诗璐

往期回顾

有全江门最好吃粉卷的老字号裕记美食,要结业了?其实……

1元1碗!这粥看似平平无奇,喝一口才知道多厉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cj/77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