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时节,被春雷唤醒的大地渐渐被绿色装扮,青翠欲滴的野菜便粉墨登场,轮番亮相在农村人的餐桌上。在农村吃野菜,不为时髦只是一种习惯,常常根据季节、习俗进行采摘;在农村吃野菜,不必刻意去采摘,走在田间地头信手拈来即可成就一道美味;在农村吃野菜,不需要复杂的烹饪厨艺,一汆一拌、一炒一炖,都能领略大自然的馈赠。
马齿苋
马齿苋又名马齿菜、马齿草。叶片扁平、肥厚、似马齿状,叶面暗绿色,背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柄粗短,茎平卧,伏地铺散。性喜肥沃土壤、耐旱、耐涝,生命力异常顽强,生于菜园、农田、路旁,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野菜,始终都没有离开过农村人的餐桌。
马齿苋含有丰富的二羟乙胺、苹果酸、葡萄糖、钙、磷、铁以及维生素E、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止渴、利尿等作用,还能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很有利,有“天然抗菌素”的美称。
马齿苋的嫩茎叶可直接作蔬菜食用,是自带酸感的开胃菜。马齿苋的吃法有很多,焯水两三分钟、捞出过凉水后,凉拌、炒食、煮粥、做汤都可以。例如,蒜茸拌马齿苋、马齿苋炒鸡蛋、马齿苋粥、马齿苋皮蛋汤等。
苦菜
苦菜品种较多,各地的叫法也不同,在我们当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绿梗的,一种是红梗的。绿梗的叶片呈椭圆形、齿边,红梗叶片较尖、多级开叉。苦菜喜肥、喜阴,常见于路旁、田边、草丛,生命力极其旺盛,从春季到秋季都能采摘,是食用期最长的野菜。
百姓在饥荒之年无食可进,在历朝历代野菜都被作为救荒之物。小时候捡猪菜,老人们看见猪菜篮里的苦菜便介绍说,苦菜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明目、止咳祛寒等功效,是饥荒之年充饥的主要野菜。
苦菜略带苦味,采摘的嫩叶通过焯水可以消除苦味,如果不喜欢苦味可以在沸水锅中多烫一下。焯水后的苦菜可以直接蘸调料食用,也可以加蒜泥、肉丁爆炒,还可以晒成苦菜干。苦菜干闻起来有一股臭脚丫味道,但吃起来无异味而且味道非常棒。苦菜干清热祛火、去油腻,一般与排骨或小肠一同炖汤,味道更佳。
鼠麴草
鼠麴草,别名鼠曲草、鼠耳草、田艾、清明菜。全草含有黄酮苷、挥发油、微量生物碱等,花含有木犀草素、芹菜素、槲皮素、葡萄糖苷等成分,有祛痰、镇咳、平喘、润肺、降血压等功效。生长在低海拔干地、路旁、湿润草地上,尤以稻田最常见。
鼠麴草,我们当地人叫“茸菇草”,是制作“茸菇粿”的主要原料。“二月观音九,茸菇粿糍家家有”,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客家人称“观音九”,传说是观音菩萨生日,这一天,家家户户烧香点烛、做“茸菇粿”敬神礼佛。从记事那天起,“茸菇粿”就在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她独特的草香味,最能勾起远方游子的乡愁和儿时记忆。
“茸菇粿”的制作:将刚采摘的“茸菇草”洗净、加食用碱煮熟,滤干水分后剁烂,然后加入1:1的糯米粉和粳米粉揉匀,粉团不沾手时捏成圆形碗状果胚,然后包入馅料。直接捏成长条形或搓成圆形,不包馅的叫“茸菇粿”,包馅料的称为“茸菇包”。馅料可分为甜、咸两种口味,甜的包入豆沙馅,咸馅料须先将肥肉榨出油,然后再放入腊肉、笋丁、野藠头及调料,快速翻炒,出锅晾凉后,加入野藠叶子拌匀即可。包好的“茸菇包”放入锅中,大火蒸20分钟出锅。热气腾腾、碧青油绿的“茸菇包”,咬上一口,清香软糯、唇齿留香。
野藠头
野藠头,学名薤白[xǐbó],也有人叫野葱、野蒜,根头呈白色不规则椭圆或圆形,茎叶长得很像葱,也有葱、蒜的味道。野藠头常见于田间地头的杂草从中,挖野藠头是单纯、快乐童年的最大乐趣。
据专家介绍,野藠头含有17种氨基酸,味辛,性温,无毒,有消食除腻、健胃美容、促进毛发生长和抗衰老的功效,还能预防多种疾病,是现代绿色保健食品之一,被称为野菜中“灵芝”。冠心病、慢性肠炎、高血脂病人宜常食用。
野藠头是客家人制作“茸菇包”馅料的最佳搭档,因为野藠头的加入,“茸菇包”更具特色,更加清香四溢、别具一格。野藠头可以搭配肉类或清炒,煎鸡蛋、炒腊肉、红烧肉、焖黄鳝、炒大肠都堪称绝配,香气扑鼻、绿白相间,令人胃口大开。加糖醋、辣椒、酒糟等腌制后的藠头,堪称一绝,汁多味足、脆嫩爽口。
鱼腥草
鱼腥草,亦称折耳根,因其具有鱼腥的刺激性味道而得名。鱼腥草多长于山间的阴湿角落,端午节前后,我们客家人将鱼腥草整株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制作成凉茶。鱼腥草的嫩茎叶,是制作“客家擂茶”的主要原料之一。
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全株可入药,具有清热化痰、解毒、利尿通淋的的作用,多用于治疗咽炎、牙周炎、大便干燥、尿频、尿急、尿痛、肠炎、痢疾、中耳炎等症状。
凉拌折耳根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西南民间菜,脆嫩爽口、老少皆宜。制作时,选择肥嫩根部或连同嫩芽,洗净、晾干,用食盐稍加腌制,撒入辣椒、花椒,加酱油、醋、蒜、味精等调料拌匀即可食用。腊肉、肉丝炒折耳根则别具风味,折耳根特有的芳香与肉香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酸筒杆
酸筒杆,也叫虎杖,喜温湿性气候,根系很发达,耐旱、耐寒,多生于山沟、溪边、林下阴湿处。小时候,酸筒杆不仅被当零食来吃,还可以制作精美的玩具。取酸筒杆较粗壮的一段(10cm左右),两头用小刀破成条状,放入水中浸泡,两头条状的酸筒杆会卷曲成车轮状,当水流从高处冲击,就成了快速旋转的水车。
虎杖,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的功效,主要用于湿热黄疸、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水火烫伤、趺打损伤、肺热咳嗽。
酸筒杆的嫩茎,剥了皮可以直接放在嘴里嚼,味道酸酸的、脆脆的,非常解渴。酸筒杆的嫩茎、嫩芽,可以用来炒菜、做汤。如果不喜欢较重的酸味,可先用水浸泡一下,酸筒杆炒肉、素炒味道都不错,酸脆酸脆的,令人口舌生津。
野菜,集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那一抹清香,是餐桌上的靓丽,是孩提时代的歌谣,也是远方游子割舍不断的乡愁。
本文由蜂语语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