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吃雪糕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201/6036742.html
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季节,也是吃货们的春天,各种野菜纷至沓来,荠菜饺子、香椿煎蛋、凉拌蕨菜、春笋炒腊肉、小炒芦笋、清炒水芹菜、地木耳包子、槐花包子......这个时候的我,好羡慕牛啊,因为它们有四个胃。
这两周,又迷恋上了各种粑粑。
蒿子粑粑首秀蒿子(.03湘江边)往年吃的蒿子粑粑都是朋友送的或是买的,今年生平第一次自己采蒿子做蒿子粑粑,而且越做越上瘾。说起来有些惭愧,我之前真的不认识蒿子。曹妹妹是个蒿子粑粑专家,特地带我到湘江边认蒿子、采蒿子并教我怎样做蒿子粑粑。将采回的蒿子洗净后,用开水汆一下杀青,水里加了点小苏打去除苦味。然后将蒿子切细,加入糯米粉、白糖和适量水,拌匀后搓成小团,再压扁,生蒿子粑粑就成了。用菜子油小火煎熟,咬一口,软糯清甜、蒿香满嘴。
有了一次成功的经验后,自信心爆棚。
同事小刘回老家采了一大袋子蒿子给我,当即到校门口的菜市场买了糯米粉,晚上将蒿子与糯米粉和好,第二天起了个大早,捏蒿子粑粑、一个一个地煎熟、装到保温桶里,带到办公室来给同事们分享。结果苦了一办公室的人,原来我忘记了一个步骤--放小苏打除苦味,而且为了使蒿子味更浓,蒿子多糯米粉少。即使有些苦,蒿子粑粑还是被吃光了,居然还有小妹妹求续供。
艾叶粑粑待做中艾(.04桃林)清明节回家乡,堂侄带我们到村子里的一个农家乐吃饭,饭庄的门前有一条小河,河边长了不少蒿子,忍不住又开采了。热心的老板娘也帮忙采,我随口问了一句,这里有艾叶吗?真的问对了人,她立马带我到另一户农庄前,那里的花坛里种了艾。
一直以来分不清蒿与艾的幼苗,终于发现蒿与艾为邻,赶紧拍照。拍照的时候一位老人走了过来,说嫩嫩的艾叶也可以做粑粑吃,吃了对身体有好处。见是别人家种的,我有些不好意思采。老人家说是她种的采了没有关系,老板娘便帮我采了一大把。
与先前采的蒿子和少量的鼠曲草一起带回了长沙,当晚洗净、汆水、冷却、捏成团,再冷冻起来备用(这次记得加了小苏打)。之所以没有立即做艾叶粑粑,一是因为家里的糯米粉被用光,二是冰箱里还有些库存。
等到自己做的蒿子粑粑、朋友送的华容团子、嫂子蒸的地木耳包子和槐花包子清空后,再做艾叶粑粑。
想吃的朋友,可以报名,限量供应。
清明粑粑更香鼠麴草(.04百果园)清明节时,曹妹妹从邵阳婆家发来一张图片,说是婆婆在给她择清明草,可以做清明粑粑吃。节后一上班,碧碧带给我四小块用粽叶包着的清明粑粑。下班后迫不及待地蒸热,清明粑粑比蒿子粑粑更香,且没有蒿子的苦味,我一口气吃光了,吃完后才后悔不已,居然忘记拍照了,只得从网上搜来一张相似的图片。
蒿子、艾叶与清明草蒿与艾(.04桃林)上次曹妹妹带我到江边亲自采了蒿子后,一直想知道艾与蒿有什么区别,任凭她怎么介绍都没有用,江边没有艾,脑子里没有画面。清明节在桃林,终于同框比较了艾与蒿,发现两者还是有较大区别的。蒿草较矮,主干比较细小,有的茎基部呈暗红色;艾主干要粗壮些,茎部灰绿色。仔细比较,蒿的叶子与艾的叶子也有较大差别。蒿的叶面颜色较深,叶裂比较深,叶形要较细长;艾与蒿的叶背面均被有白色绒毛,而艾叶正面颜色浅绿略呈灰白色,叶裂较浅,叶形较宽大些。我是根据老家那八十岁左右老人的指点认的艾与蒿,与曹妹妹描述的区别是一样的。但用形色、花伴侣、百度识图等将那蒿子的图片进行辨识,识花结果为艾。晕,我还是相信人吧。不管了,反正艾也叫艾蒿,蒿与艾都是菊科蒿属植物,幼苗都可食用。朋友霞妹妹曾强力推荐我多吃艾叶粑粑,因为我们都有职业病,经常喉咙干痒咳嗽,她婆婆逼着她连吃了好久的艾叶粑粑,结果情况大有好转。清明草一般指鼠麴草,鼠麴草是菊科鼠麴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比较矮小,感觉叶面毛绒绒的,开黄色花,荒土上常见。莫辜负春天的馈赠采蒿(.03湘江边)”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陟彼南山,言其采蕨”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觱沸槛泉,言采其芹”
......
春天里的各种野菜,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最好馈赠,趁着春雨的间隙,不妨也像《诗经》里的那些少女一样,呼朋引伴,提着竹篮,到田间陌上、江岸滩涂采野菜去。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