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的临床分型及中医辩证和施治原则

北京哪个皮炎医院好 http://pf.39.net/zqbdf/140106/4322685.html

乳腺疾病的临床分型及中医辩证和施治原则。

在临床上,把乳腺病归纳分类为六型:

乳腺增生、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炎、乳房肿胀、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肿瘤等六型:

一、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一种结构不良的早期病变。与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的非炎症、非肿瘤性的以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增生为主要表现的病变。以小叶增生最为常见。

A、病因病机:

目前病因不明。

一般认为是:

a、内分泌的功能失调因起的。

b、卵巢的功能发生紊乱,孕激素分泌减少而雌激素相对增多,使乳腺导管及乳腺小叶,发生随月经来潮而出现的增生和复旧不全。

B、临床症状:

周期性:最突出特点,月经前2-5天发生或加重疼痛,月经结束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乳房疼痛还与情绪和劳累程度有关。

疼痛:一侧或双侧乳腺出现间歇性胀痛,或有触痛;腑窝、肩背部偶有酸胀感,但腋窝淋巴结无肿大肿块:肿块常为多发性,呈结节状、条索状、或扁平颗粒状,大小不一,质韧而有囊性感,与皮肤和深层组织之间无粘连并可推动。

溢液:偶伴有乳头溢液,溢液可为黄色,黄绿色或为无色浆液性。

C、高发人群:

常见于生育期功能旺盛的中年妇女,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以25-45岁最常见。

D、中医理念:

中医称“乳癖”。多由冲、任不调,情志不畅、肝郁气滞、痰瘀凝结而形成不同类型的乳房肿块和疼痛。

中医施治,则是以舒肝解郁、化痰软坚、补益气血为主。

二、乳腺肿瘤:

乳腺肿瘤是乳房的常见良性肿瘤,好发于性功能旺盛时期。

A、病因病机:

一般认为与雌激素作用活跃有密切关系。

B、临床特征

部位:好发部位在乳房的外上象限,约75%为单发,少数为多发。

最大特点:无自觉症状,常在无意或洗澡时发现,有如花生或枣核大小的、可活动的与皮肤无粘连、周边光滑、界限清楚、较坚硬的肿物,一般无腋窝淋巴结肿大,不伴有乳头溢液,肿块的大小与月经周期无影响。

C、高发人群:

常发生于成年女性。

D、治疗方案:

乳房纤维腺瘤虽属良性,但有恶变可能,故一旦发现,应予手术切除。手术可在局麻下施行。显露肿瘤后,连同其包膜整块切除。切下的肿块必须常规地进行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

三、乳腺炎:

乳腺炎是指由化脓性细菌侵入乳腺而引起的急慢性乳腺炎,乳腺脓肿,此病比较少见。

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多在葡萄球菌感染。因乳管阻塞、乳汁淤积,细菌直接侵入所致,或细菌自乳头或乳晕的皲裂处侵入乳管并沿淋巴引流导管乳腺小叶感染。

起病时常有高热、寒颤等全身中毒症状,患侧乳房体积增大,局部变硬,皮肤发红,有压痛及搏动性疼痛,有红肿、脓肿、破溃等症状。

乳腺炎是指由化脓性细菌侵入乳腺而引起的急慢性乳腺炎,乳腺脓肿,此病比较少见。

四、乳房肿胀:

A、表现:

乳腺增生中临床表现最轻的一种,一般认为系乳腺的周期性腺管和小叶的生理性增生,所以又属“经前期综合征”。

B、病因病机:

郁怒伤肝,肝郁气滞为本病的主要病机。

月经前性腺内分泌非常活跃,如黄体素和雌性激素的分泌紊乱,就可促使乳腺上皮的增生和脱落超过正常范围而发生乳痛。其病理特点是腺管、腺泡及小叶间质轻度或中度增生,小叶的大小及形态不整,小导管轻度扩张。

C、周期

经前胀痛有明显的周期性和规律性。

轻者仅表现为月经前3天左右双乳轻微胀痛;月经来潮后,胀痛即缓解。

检查时,可触及肥厚的腺叶,有的乳房表面可呈颗粒状变化,有压痛,或无肿块。

D.、主要发病人群:

好发于25岁以下的年轻妇女,或以未婚、已婚未育或已育并未自己授乳的女性较多见;或性情急躁,易动肝火,发怒郁闷,郁而不言,闷闷不乐的女性;常有月经紊乱、痛经史的女性。

五、乳腺囊性增生:

A、病理特征

乳腺囊性增生是容易导致乳腺癌的乳腺病变,与正常人群相比,患癌率大5-10倍,是乳腺小叶小管及末梢乳腺导管扩张而形成的囊肿性乳腺结构不良病变。它与乳腺增生的区别在于该病增生、不典型增生共存,存在恶变危险。

B、病因病机:

主要由于卵巢功能紊乱,体内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分泌增多,导致乳腺上皮增生与脱落,因起乳腺小叶小管及末梢乳腺导管高度扩张与囊性变而形成。

C、临床表现:

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囊性结节或肿块,伴有胀痛,伴有无色、黄色或血性乳头溢液

D、发病规律及周期性:

症状随月经来潮呈周期性改变,月经前乳腺囊性结节或肿块明显增长,胀痛加重;月经后症状减轻。

E.主要人群:

多见20-50岁成年女性。

六、乳腺导管扩张症:

A、病理特征:

好发于经产妇的绝经期前后、已经退化的乳腺内,多为单侧乳腺受累。

B、病因病机:

确切病因尚不清楚。近年趋向认为与内分泌紊乱,雌激素减少有关,是乳腺结构的一种退行性改变。容易成为恶性病变。

C、临床表现:

常为棕黄色、血性及脓性分泌物,有乳房肿物,多位于乳晕深部,质地坚硬,与周围组织有明显固着性,与乳腺局部皮肤粘连呈桔皮样改变,病程长短不一,短者数日,长者10余年,多数发病迅速,急性期局部有红、肿、热、痛,少数病人发烧。

D、主要发病人群:

常见于35-40岁经产妇,非哺乳妇女,其次为绝经期后老年妇女。

罗衍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bm/71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