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草龟”是一种动物吗闽南糕点里的“粿”,总被叫成龟。红龟,白龟,面龟,还有黑草龟。据说因为闽南崇龟,制作粿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把他们放进一个形状大小和乒乓球拍差不多的两面印花的模子里,被放出来的粿子们就像一只只圆圆扁扁的“龟”了。小时候每到清明前后,田间地头开始长出一种“草壳花”。学名叫做鼠曲草。矮不隆冬的灰绿色小草,头顶上开黄色小花。三四月份,“草壳花”在田间弥漫开来。孩子们就提着大袋子、竹篮子,趟过一条小溪,穿过几亩油菜花地,去摘“草壳花”。采了许多遍,提回家去,大人们可以开始做“黑草龟”了。黑草龟黑黑绿绿,其貌不扬,但却是许多闽南人十分喜欢。因为原料里有药草,(我不知道鼠曲草的药效),连老人小孩都容易克化得动。我外公八十几岁的时候,一次还能吃两个。姨妈家的黑草龟做得最好。每到清明时节,七大姑八大姨们都来了,围在一起做黑草龟。工序麻烦得很,先得把煮好的“草壳花”在巨大的石臼里捣碎,要细到没一点渣滓,和上糯米粉,舂啊舂,揉啊揉。面团又软又韧,扯成大小相同的一块块。女人们手脚麻利地在手上沾点儿油,面团推开,放馅儿,捏合,搓圆,上模,放在底下垫好的芭蕉叶上,一气呵成。这过程简直是门艺术,我在旁边能津津有味地看很久。馅儿有花生和豌豆黄的。花生咸香,豌豆黄柔腻。一个个“龟”们被整齐地安置进巨大的蒸笼里,上灶,添柴。二十分钟后,黑草龟颜色由浅变深,带着清新草香的面香扑鼻,成了。我喜欢吃花生馅儿的,放到温热,咬一口,面皮Q弹,馅儿咸香浓郁,还带着芭蕉叶的清香。每回姨妈家做黑草龟,我都要去凑热闹,那天外婆,姨妈,舅妈,表哥表姐弟弟妹妹们都在那个干净的大院子里,有的和面,有的烧火,有的洗菜,那种闹闹腾腾的场景,是我特别怀念的。闽南人家族观念大多很重,孩子们在这样的热闹和谐的环境里长大,很少有孤僻的。我不喜欢现在城市里区隔分明的一个个格子间,我想念小时候每到清明时节,姨妈家热闹纷乱的大院子。二沙茶面漳州人,厦门人和泉州人,经常爱争论沙茶面是哪个地方的特色小吃。我当然说是厦门的。厦门的每条小巷里几乎都有沙茶面店。每家的味道不尽相同,因为店主们都有“独门秘方”,但我知道的原料里,一定有沙茶酱、花生粉、辣椒油。所以沙茶汤味道浓厚。我的高中校门口,短短一小段路,就有几家沙茶面店。穿过两排法国梧桐就到了。一进小店,就能闻到淡淡的煤炉味以及浓郁的沙茶香。沙茶汤底一大锅炖在炉子上,里面浸着豆腐干、鸭血糕。面也可以选,有水面和泡面两种。把面放在清汤里迅速烫熟,捞起,铺上青菜,码上鸭血和豆干,最后舀一勺滚烫的沙茶汤浇上去,一碗沙茶面就做好了。秋冬时节,晚自习下课后,我们三三两两地走进各个沙茶面、冬粉鸭店,花两三元就能满足少年们的口腹之欲,它给了我们最实在的慰贴感和最朴实的暖意。后来吃沙茶面的频率低了,但每隔一段时间,总想来一碗。热热的,香浓热辣的沙茶汤进肚,很满足。有一回出门旅行了坐火车回家,到了在车站吃碗沙茶面。车站里的食物通常不会好吃,但那碗沙茶面的美味我记忆犹新。三酸笋面面线糊五香条及其他酸笋面里的主角就是腌好的冬笋,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受不了那个味道。它和面线糊都是比较清淡的食物,可以当成一顿不错的早餐。闽南的主妇们都会做五香条。它也是我妈的拿手菜之一。五香条做起来也不复杂,瘦肉和葱剁成馅儿,我妈会加上切碎的马蹄。马蹄是一种菜,也可以当水果吃。马蹄让五香条的口感变得清爽。加五香粉。馅儿拌好,调好味道,用腐皮卷成条状,主妇们一次能卷出几十条,冻进冰箱里,宴客的时候取几条出来一炸,一道菜就出来了。闽南的特色小吃还有很多,海蛎煎,土笋冻,不一而足。四汪曾祺老先生写过许多自己故乡的食物,取名《故乡食事》。这“故”字,带有过去的意思,是他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我从小到大一直在自己的家乡,所以不能称这是我“故乡”。有人说,幸福是在自己的家乡,和爱的人们一起,吃喜欢的食物。这么定义的话,幸福当时离我很近的。北冥有鱼
最是故乡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