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作品小杨忆中药学习之旅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文/广东质管小杨

(1)开始喜欢上中药:我本来学药学的,中药不是正经科班出身,大学的时候中药学的课程也不是最主要的。为什么喜欢上中药,源于方剂学这门课。中医方剂学为什么会让我如此感兴趣,并真的花了时间去看,这还得从我大学生活说起。当时,教我们班中药医院负责针灸的张老师,有一天我请教她:方剂学看起来很复杂,该如何是好?她说,叫每个药当做一块积木,方子就是由积木拼起来的模型,而且,方子之间是有联系的。如,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是补气的,加陈皮、半夏就是六君子汤,能燥湿,再加木香、砂仁就是香砂六君汤,能理气。四物汤(川芎,熟地,白芍,当归)是补血的,加桃仁、红花就是桃红四物汤,能调经。而,四物汤+四君子汤,就是八珍汤,气血双补。八珍汤加肉桂、黄芪,就是十全大补汤……[捂脸]还没等她介绍完,我早已深深地喜欢上中药方剂,并为此痴迷~~.04.09小羊忆韶医生活(2)从理论转为实践,喜欢上中药炮制学:毕业后,我做了一家药厂的QA,承蒙领导赏识,监管炮炙工序。当时压力很大,炮炙工序是很关键,又复杂,对技术及理论要求特别高的工序。后来因为一件事情,激发了我的斗志,晚上下班了还回宿舍啃《中药炮制学》,挨个品种自己一个一个查各省炮制规范,汇总,总结。渐渐的,喜欢上炮制学。我喜欢中药,不只是四君、六君、香砂六君、四物、八珍、十全大补、六味地黄这类方剂学。中药炮制更让我着迷,鲜地黄清热,焙干成生地黄能凉血,拿来炒炭便能止血,蒸成熟地黄还能养血。柴胡醋炙走肝经,何首乌黑豆汁蒸后化为补益良药……不可思议,很有魔力,虽然看起来有些玄。我觉得,这倒是正常的,古人的学问离不开阴阳五行,这不是迷信,恰恰也是因为这种取象类比,道法自然的朴实的观念,从古代至今还在得以运用在制药治病,教我怎么不为此着迷…….08.26

▲炮制学课本

(3)做药的,责任感,由此更加坚定。后来因为某件事情,由于自己疏忽导致客户投诉。我们是做药的,做药的,工作态度就不得不严谨一点,岂可随随便便。专业知识就不得不拓展深入,岂能懵懵懂懂。能力技巧就不得不力求精炼,岂能花拳绣腿。累,就对了,因为你是做药的!这几年,个人有感触,如果你的成长,跟不上行业的发展,那在前面等着的很可能是淘汰或苟且~~.12.12(4)开始从事传统经验鉴别(eg:性状)工作,与中药鉴评结缘:由于工作关系,我调至中药鉴评的相关工作。这时候,我压力又来了,陌生的领域,专业的挑战,一度让我倍感压力,于是我想到,光学不行,还要分享出来,锻炼自己,同时朋友圈有许多老师看着,也是一种考验,对能力也是很大提升。于是尝试自己写东西,拿写东西,就要读作品,随时学习。我试着开始写养生。①有一款养生粥,个人觉得还挺不错的:粳米、茯苓、鲜山药、鲜莲子、鲜芡实,量不用多,一点点就行,重要是贵在坚持。加点干姜或生姜更好,看个人口味,自己选择~~小杨话养生.01.02

▲张老彩册

▲陈老师书籍

(5)很幸运遇上大咖,张继老师,周重建老师,于老师,郭老师,俞哥等承继堂的各位老师,黄老师,孙老师,孟老师,张老师,曲老师,雪姐,金老师,高老师,樊老师,李哥……(太多老师了,这里不一一提及了,感谢各位老师指点)然后,我开始,转发重建老师的作品(当然,有事先征的老师同意了,并注明出处)eg:徐长卿,本是人名~(重建老师图).02.03,鸢尾,赏张继老师作品.03.04,《吴门医派中药炮制技艺》,很有意义的一本书,感谢于立伟老师、刘逊老师等几位大咖的作品及亲笔签名(受宠若惊,实不敢当[强][抱拳][奋斗]).04.02

▲吴门医派书

(6)与老师认识结缘:我转过李哥的黑蚂蚁,刘老师的旧报纸,俞大才子的趣图,黄永新的陈皮,当然,最后都有注明出处。eg:《历代中药文献精华》本草考证大家尚志钧先生所著此书,成一家之言,是通抵历代本草文献的津梁。转自俞哥,俞大才子(妙笔生妖).06.29(7)开始收集民族药,在此感谢云南楚雄的杨大哥,eg:《传统蒙药与方剂》了解一下蒙药,蒙古族,分布于亚欧国家。有自己的蒙医药学。如:三根(赫依,稀日,巴达干),这本书收录传统蒙古族用药及组方,还有相应汉文名索引,想了解蒙药,还是挺不错的…….11.21(8)开始药园一角发现之旅,eg:药园一角,海金沙。①中药名:海金沙、海金沙藤;②入药:孢子、地上部分;③原植物:海金沙科海金沙。附:①两种叶型,一种光合,一种繁殖。②海金沙,甘、咸,寒。归膀胱、小肠经。清利湿热,通淋止痛。③海金沙藤,甘、寒。清热解毒,利尿。.09.26

▲药园一角

(9)开始爬山识药,大南山采药记:抽空和两个伙伴去藏莲寺,一边爬山,一边听陈大哥介绍药用植物。回去的时候偶遇同事“小江山”一家子,后来还在朋友圈发现原来同事“苦茶与你”在同个时间段也在这里,不要笑,这也是缘……从左到右:葛(附:葛花),油柑(余甘子),岗梅,菝葜,毛麝香,肿节风(草珊瑚)。.10.13(10)开始正本清源:五味子概念理清:五味子,北五味子,南五味子,西五味子。①五味子,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也叫北五味子;②南五味子,木兰科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③西五味子,木兰科翼梗五味子、红花五味子、柔毛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④黑老虎,木兰科厚叶五味子的干燥根;⑤广东海风藤,木兰科异型南五味子的干燥藤茎~~.11.09小杨话中药(10)真的感谢陈大哥,好老师。终于搞清楚传说中的“白斑蜂”是哪一类的!原是,木蜂一类,背有颜色,以白色为主,非竹蜂,很好认!在此感谢陈老师指点[胜利](图片均为百度,第四张是蜜蜂结构,蜂类结构大致如此).03.14(11)开始收藏有意义的书籍,在此感谢李哥。第一版《中国药典》版,六十多年了,品相还保存得这么好,有幸能收藏到,感谢李老师[强][抱拳][奋斗]附:中国药典(Ch.p)始自年出版的《中华药典》。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编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年版共十个版次,每5年修订一次。.07.16

▲药典

(12)开始不自量力地向朋友圈推荐书,荐书《随息居饮食谱》,清代名医王孟英所著,讲述食物的性质(温热寒凉)、保健作用及宜忌,很接地气。书中提到粥最养人,这点很是赞同。若要从注意饮食方面入手达到保健的目标,这本书很不错。不难找到,书店或网上都有。.08.16(也推荐好吃好玩的)(13)开始药食同源分享:鼠曲粿(鼠麯粿)2小时候吃过,过节才有,鼠曲粿,听说是用一种草药制成的,后来知道有种草,叫鼠曲草(佛耳草),一了解还真是。小时候喜欢吃甜的,里面包豆沙,正合口味,就这样蒸熟了,油锅里烙一下,皮焦香,馅嫩甜,香~.12.13(14)开始试着写作:童趣:下午路过汕头市区的龙眼南路,走着走着,被身边落下的木棉花惊到了,抬头望了望,眼前的景象告诉我,这个春天,是属于木棉花的,这条街道,是火红色的。忽然想起以前闹的一个笑话。读小学的时候,同学间都在传张村老爷庙前有颗很高很大的木棉树,开的花特别多,掉落的木棉花可以捡去药店卖钱,奔着挣一点零食钱,于是和几个小伙伴组成队伍,花了一个下午与“各路豪杰”争夺着。好不容易抢到十几朵,拿到药店,人家说鲜品不收,晒干了再来。好吧,丢上屋顶,晒了几天,眼见着差不多可以拿去卖钱了,睡了一觉,第二天,就下了雨~~.03.28

▲木棉花

(15)开始朋友圈介绍药材鉴评,太多太多了。南山楂与北山楂。山楂分南北,功效大致相同,但北山楂能化浊降脂。①北山楂,我们平时入药或做冰糖葫芦,酸梅汤的原料,来源于蔷薇科山楂或山里红。②南山楂,就是这两种的野生品。③楂,果似棃(梨)而酢(酸),生于山野,故名山楂。小杨话中药.05.19

▲对比图

(14)未完待续,有太多有关中药的经历了。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之旅,学习,实践,遇挫,思考,坚持,感悟,蜕变,调整,再出发……循环往复,不断完善提升。工作,生活其实都是在修行,不一定就是苦的,想通了,是可以乐在其中的…….10.01小羊说梦话(还有很多老师和朋友,没有提到,不是忘记,都记得,感谢)上一站安国,这一站樟树!承继堂中药经验交流会~(完)

特别说明

因参与热情较高,现将征文活动时间延长到/11/20。感谢各位老师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bm/6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