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汤溪年味

今年因为有了新冠病毒的传播,走家串户拜年的人几乎没有了。自己家里,因为早早囤好了年节里的食材,所以该做的、该吃的美食,还是少不了的。

八宝菜

今天看到一则推送,说大年初七是“人日”,要吃“七宝羹”,就是七种蔬菜煮成的汤,寓意来年丰收。我想,年节里吃八宝菜可能也是这个寓意。

八宝菜里面有豆腐干、油豆腐、腌萝卜条、腌豇豆、雪菜、黄豆芽……也不一定说就有八种物料,图个吉利,八寓意“发”嘛。

八宝菜是很提胃口的。炒制八宝菜一定要用足了油,就着八宝菜喝完粥,嘴巴也变得油亮油亮的。八宝菜快吃完了,年也就快结束了。

土馒头

这天正在姑姑家吃饭,忽然门口开过来一辆三轮车。开车的婆婆喊了声:“mede(馒头方言)来了”!姑父赶紧放下饭碗跑出去,提了个大袋子回来,半透明的红色袋子里挤着几十个白白的馒头。姑父提上桌,说:“现在可以吃,还是热的。”

馒头上敲着红红的方印,上面是馒头产地。我们吃的是“中戴”的馒头,那个村的馒头很有名,那个婆婆的亲戚是中戴村的,所以很多人托她去买。

什么是好馒头呢?表皮有韧性,里面松松软软,闻着有碱水面的香气。这种馒头可以空口吃或者掰开夹东西吃。双手捏住馒头的两侧,相反方向轻轻一撕,一股热气蒸腾上来。这时候,用筷子拣一块已经蒸过几遍肥瘦相间的扣肉,肥的亮晶晶、瘦的丝丝分明,香气扑鼻,让人很有食欲。忘了说,这种肉,也只有过年才有,春节里的低温,存得住这慢工出细活的扣肉。

芋羹

“羹”,会意字,从羔从美,表示肉的味道鲜美。毛芋,则为田间地头的寻常之物。以“芋”作“羹”,大概代表着普通人的美好愿望:既然吃不到肉,那我也能做出自己的羹。当然,现在大家条件好了,不过,传统的农村人家,还是会做点芋羹年节里吃。

年前,将毛芋煮熟切块,放在一个浅口大盆里铺开、放凉,煮熟的毛芋就冻在一起了。想吃了,用刀划一块出来,锅里一热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芋羹。

以前读过“范仲淹食粥”的故事,说他“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数茎啖之”,觉得甚是美味。现在想想,觉得与取芋羹的过程类似。

毛芋很粉很香,咸口的人,就着八宝菜吃,也就不觉得寡淡。

清明馃

外婆趁着一家老小团聚,做起了节气里的吃食,比如清明馃。

清明馃,是鼠曲草和上面粉或糯米粉制作出清香的美食。为什么叫“清明馃”呢?因为清明前后是采这种草最好的时节,叶嫩多汁。不过现在是暖冬,所以田埂上已经开始密密地长起来了。当然,也有把鼠曲草放在冰箱冻存的。

很多人都知道青团,但不知道清明馃。青团是球状的圆,馅儿扎扎实实的,甜口和咸口外观一样。

清明馃呢,甜的和咸的味道不一样,甜的是扁扁的圆,咸的则像只胖饺子。

甜的馅,是芝麻碾碎了掺上细细的白砂糖,喂进细面捏出的小小的口,封牢了,再将面团塞进抹上菜油的模具,手掌向下一压,一个纹路细致、体面漂亮的清明馃就见雏形了。

咸的馅,是事先炒制的。原料一般有冬笋、豆腐、荠菜、肉……各自的份量看各人喜好增减。包法和饺子类似,这里就不详叙。

放进蒸笼,清明馃只消十多分钟就可出炉。

有的人爱吃咸,我喜欢吃甜的。要先在那圆圆饼上咬开一个小口,轻轻一啜,将那蜜样的汁水吸进嘴里,然后再开始吃,不然汁水会淌得手上到处都是。

和以芝麻和鼠曲草的清香,这样的清明馃一点也不腻,软糯可口极了。更妙的是,有的白糖还未完全化掉,所以当你咀嚼时,就会有沙沙的口感。假若,你的运气不是十分,不能吃上刚蒸好的清明馃,那也可在第二日早饭时,将其用小火煎出两面黄,这时候入口,不太软糯,却增添劲道和焦香味了。

作者简介:

胡琪,汤溪人,年考入金华一中,中国古代文学硕士,有个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bm/49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