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量桥三次被盗事件追记苗家曲纪事之五

(老照片拍摄于年,西头第一拱没有龙尾巴)

信量桥是一座千年古石桥,其庞大的桥体令人震撼。尤其是桥栏板上雕刻的几十幅石刻画像,其古老精美让人叹为观止。

据美术工作者研究,最早的石刻画像有宋明风格,估计是宋代或者明代修桥时所刻。比如其中的《寿星赴会》《八仙人物》等等。

围绕着信量桥有很多神话传说,同时,人们对古石桥有着朴素的感情。附近乡亲们对石桥充满敬畏之心,千百年来,从没有人对她肆意破坏。

两个石猴被破坏是令人痛心的,那是四五十年前的事。

大家都知道信量桥上有两个石猴,一公一母;北侧是公猴,南侧的是母猴,两只猴子相对,神态可掬可笑,妙趣横生。更加神奇的是,如果遇到天旱不雨,村里人从桥下潮沟河里用手抓来淤泥涂在石猴身上,不出三天,老天爷就会下大雨。

神话传说,老天爷下大雨是为了冲掉猴子身上的泥巴。

传说石猴是巡监官老猿仙附体之物。有一次,两个光腚小孩把淤泥涂在了石猴身上。老猿仙巡河回来附不了体,跑到东海老龙王那里求办法,老龙王答应给下大雨冲洗干净。老龙王行云布雨冲掉了猴子身上的泥巴,老猿仙才得以继续附在石猴身上宿住,并且继续履行巡察潮沟河之责。

以后,每当天旱的时候,村里人就把猴子身上涂满泥巴,老天爷总是下起大雨,适时地解除当地旱情。

把猴子身上涂满泥巴求雨,苗家曲村许多人少年时都曾经历过。村里一些老人说起此事,都说很准。

北侧的公猴是被一个过路的醉汉用扁担打掉的。约莫在七八十年代,息讼庄一个送亲的壮汉喝醉了酒从桥上经过,因为石猴觍着脸对他微笑,他以为是在笑话他,便抡起扁担把石猴打到河里去了。

南侧的石猴损坏比较晚,年我到信量桥上时还有,只是猴子头残缺了。据说是被一个过路的石匠用铁锤砸掉的。

信量桥一直是个在使用中的桥梁,自然的损毁不可避免。

新中国建国初期,曾有一辆拉着满车猪肉的货车掉下桥去。汽车摔毁的同时,也把南侧的一块栏板撞碎。不过,那块栏板是素面的,没有画像。

、两个年度内,信量桥多次被盗。其中前三次被盗,丢失了五块石栏板;年夏天被盗时,县公安干警和村干部蹲守半夜,一举抓获了11名盗贼。

几次被盗事件报纸都有报道,一些十分关切着的乡亲们也留下了记录,村里几个参入逮贼的亲历者都能说上来。

年6月18日被盗事件

年6月18日凌晨被盗,丢失的两块石栏板是《王祥卧鱼》和“八仙人物”之四仙。其中的八仙人物石栏板是一石四人,八仙人物中的四人。

一位在临沂工作、回家乡看视信量桥的乡亲在微博上文字记录如下:

“昨天上午去沂南辛集苗家曲了解信量桥石刻被盗事(年6月18日凌晨3点多,信量桥中部南侧石栏板被不法分子盗窃,右侧两栏板盗窃未遂,但造成其中一栏板中部断裂)。下午又去汶河漂流,回城时已过二十二点。加之开了半路夜车,非常疲倦,到家后又看了一场半世界杯。因此,今天(年6月20日)早上将近九点才起床。”

年4月22日被盗事件

年4月22日凌晨信量桥被盗事件,《齐鲁晚报》记者郑常莉调查采写了《沂南千年古桥栏被盗》一文,刊发在《齐鲁晚报》年4月23日A14版。

沂南雕刻精美的千年古桥栏被盗

  本报临沂4月23日讯(记者 郑常莉) 继春节期间沂南县青驼镇唐山子村及砖埠镇梁家庄子村两处古墓被盗后,该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信量桥上的两块极具考古价值的桥栏板近日被盗。

4月23日,沂南县辛集镇苗家曲村村支书高荣春告诉记者,4月11日凌晨两点左右,该村村民发现有可疑人员在信量桥上搬东西。村支书赶紧和村民一道前往事发地点,但对方已将桥上两块桥栏板搬运到车上,随即开车逃掉。

  据该村村民介绍,早在去年春天,两个盗贼就偷走了桥上两块桥栏板。村里报了案,但文物一直没有追查回来。被偷走的几块桥栏板上雕刻着“八仙过海”、“二十四孝”、“马上封侯”等内容,是桥上雕刻最精美的栏板之一。

  记者在信量桥上看到,桥上栏板被盗走的地方空出了几个大口,显得特别突兀,村里的小孩在桥上行走,随时有掉下桥的危险。

  当地一位文物研究者告诉记者,这座古桥相传建于唐代,桥栏板原有54块。桥栏板上有20多幅浮雕。因为经过历代翻修,这些浮雕并非同一时代制作,有的画像风格比较接近宋明时代,有的画像则具有晚清风格。这些浮雕构图简洁,苍老古朴,形象逼真,价值不菲。年初,信量桥入选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苗家曲村村支书高荣春告诉记者,去年桥栏板被盗后,他们就向沂南县文物管理部门作了汇报,但相关部门并没有采取保护措施。这次他们也向文物管理部门汇报了,但不知还有没有下文。“这桥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贝,不能再让它受到伤害了。”高荣春焦虑地说。

  记者电话采访了该县文物管理所所长高本同。对方表示,他们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得很好,跟记者没有任何业务联系,随即挂断了电话。据了解,沂南文化古迹众多,截至年已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1处,省级3处,县级23处,境内发现的汉代古墓、汉画像等文化遗址和文物尤为丰富。不少珍贵文物尚未被挖掘或得不到保护,结果遭不法分子肆意盗掘、破坏。春节期间,该县青驼镇唐山子村的一处古墓和砖埠镇梁家庄子村的一处古墓相继被盗。(奖励线索提供者李先生元)

这一次被盗的石栏板画像是《马上封侯》、《龙虎斗》和《三鱼争头》。

对于这一次被盗经过,笔者参入了采访过程,一些事情还能回忆起来。

被盗前一天,《齐鲁晚报》记者郑常莉等二人来沂南采访。下午的时候,二位记者说要到辛集镇苗家曲看看信量桥。

因为我们彼此很熟悉,二位记者听说我对古桥很了解,所以约着我一同到了苗家曲。

在辛集镇党委宣传委员刘新华和村支部书记高荣春的陪同下,我们看了石桥。晚饭到镇委食堂用餐,晚九点左右记者才离开辛集回临沂。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记者郑常莉给我打来了电话,说了昨晚信量桥又一次被盗的消息,还说有群众给报社打了电话。

此后,马上见到了《齐鲁晚报》对被盗事件的报道文章。

当时,社会上有了传闻说,信量桥被盗那天,下午来了有男有女几个人在桥上拍照,怀疑他(她)们是提前来“踩点”的,是和盗贼一伙儿的。甚至有朋友打电话给我,让我做好到“局子里”接受询问的准备。

“踩点”是子虚乌有的,但是事情赶得有点巧。“下午去了信量桥,当天晚上就被盗了。”

“有《齐鲁晚报》记者们可以作证,我是去陪同采访的,心底无私天地宽。”我这么想着。

当然,笔者没有被公安局叫到“局子里”去。

不过听说画面精美的《马上蜂猴》等被盗,我心疼的难受。

对于这次被盗,有一位在外地工作的乡亲作了记录,现在在网上或许能查到:

恰好我这月底去故乡县参加一个活动。抽空与两位堂弟专门去看桥。看见了那两处刚盗过的,遗留着黑洞。

我们再往前看,发现有几处早已被盗。那两个石猴,北面那个砸去了一半,南面那个砸了半边头,连石柱一起躺在地下。我坐在石猴身上,呆呆地四处张望,心里酸酸的。

年我与老伴回故乡,专来看过,那时南边的这个石猴还基本完好。想不到今天已是这个样子。我叹道:“千年古桥,没毁坏在历代战乱与自然灾害,却毁在了……”我泪眼朦胧地端起相机,照那些尚完好的石雕。几位过路人,冷冷地说:“照,有什么用?”我问一位老大娘:“有人看见了吗?”老大娘也冷冷地说:“看见了,有什么用?”

此后,笔者向人打听过被盗过程。苗家曲村的人告诉我,当时是下半夜天快亮了,郑家营村起早卖黄瓜的两个人走到桥上,正好遇见了正在盗窃栏板的贼人。桥上停着一辆小货车,盗贼正在装货。盗贼拿着铁棍威胁,让卖瓜人帮着抬到车上;两个卖黄瓜的人没敢咋呼,过去抬了一把。随即,窃贼就开车跑了。

年7月18日被盗事件

这次被盗事件,苗家曲村干部高荣春、王同江等,都参入过蹲守、抓捕行动。

盗贼还没有下手,便被提前蹲守的公安干警和村干部们逮住了11个人。

据高荣春、王同江二位同志介绍,那天晚上天气非常闷热。晚上八点多钟左右,镇派出所干警打来了电话,说接到了举报,晚上12点有盗贼来盗取信量桥物件。

村里迅速地集合了几个基干民兵,有在办公室守候的,有在桥头蹲守的。

王同江在村办公室守候,办公室的灯都关闭了,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闷热中蚊子嗡嗡叫,时间难捱。

他们一度有放弃守候的想法,但是,公安干警提示说:“等到十二点左右,盗贼十二点来!”

十一点多的时候,本村预制场一辆卸了货的货车亮着车灯走过,车主王洪忠回家休息去了。

到十二点的时候,一辆桑塔纳轿车开着车灯从东公路下来,穿过大街向信量桥去了。

蹲守的公安干警和民兵迅速出动,把车里的四人抓住了。

简单审讯后,公安干警押着他们去了东望仙蔬菜市场,把停在那里的一辆货车上七人全部抓获了。

公安干警连人带车押走,去了县公安局。

对于这次行动,县公安局通讯员苏洪青、李燕等及时地进行了报道。报道文字是:

预谋盗掘古文化遗址

记者陈克锋通讯员苏洪青李燕

11名枣庄籍盗掘古文化遗址嫌疑人趁茫茫夜色,窜至临沂市沂南县欲盗窃古桥桥栏板,被张网以待的警方一网打尽。

 该古桥名为信量桥,位于辛集镇苗家曲村,北宋时期所建,桥栏板年代久远,图案精美,年12月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7月18日20时许,沂南县公安局报警服务台接市公安局指挥中心通报:一伙枣庄籍嫌疑人要到沂南县辛集镇盗窃一古桥的桥板。沂南县公安局迅速调集20余名民警在信量桥周围蹲点守候,架网布控。19日凌晨1时许,民警发现自省道线徐徐驶来两辆机动车,在信量桥东头嘎然停车,形迹十分可疑。守候民警随即行动,将两辆车及车上人员全部控制,并从车上搜出撬棍、长木棍、皮绳等工具。

 经初步审查,犯罪嫌疑人李某、陈某等对多次预谋踩点,并纠集他人于19日凌晨驾车窜至沂南欲盗窃信量桥栏板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陈某等4人已被刑事拘留,其他7人另案处理,有关案情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这次被盗,来的盗贼是枣庄人。

前几次被盗,盗贼是哪里来的?失窃石栏板被弄到哪里去了?

前几年传出消息,说有人在徐州见过丢失的桥栏板。桥栏板是哪里来的、谁卖的等等皆不清楚。

、两个年度内,盗贼对信量桥的盗窃行为到了疯狂程度。据村干部们回忆,有几次来了盗贼,巡逻的民兵发现可疑车辆和人员后,曾经多次跟踪追击。

有一次盗贼开着车辆到了桥上,看到有人巡视随即驾车向西北沿小路逃脱了。

有一次盗贼刚刚动手,村干部发现后赶去捉拿。贼人四散逃离,其中一个盗贼向西逃窜。支部书记高荣春紧急追赶,距离五六米远的时候,盗贼狗急跳墙翻越一户人家的院墙逃脱了。

还有大量来此捶拓拓片的人,他们想方设法捶拓画像。文物贩子们传说,石桥画像拓片能卖大钱。

笔者认为:信量桥石栏板作为一种特定的文物实体,离开了信量桥本身,文物价值就减了大半。必须把它与信量桥放在一起研究,其包含的历史信息才可得到。如果只是石栏板或者是画像拓片,其具有的仅仅是石刻美术价值,对研究信量桥和石栏板都失去了联系意义。

因为信量桥石栏板是个特定物,到了哪里也会被认出来。私藏石栏板的人,把石栏板埋在地下或者仅仅捶拓拓片欣赏,不能买卖、不能示人,终日战战兢兢地窝藏着;对个人无益,对社会有害;不如把她上交、物归原主。上交了,心里也就轻松了。

我们共同期待着!

笔者本人与信量桥

笔者对信量桥充满了敬畏喜爱之情;信量桥是我行走沂南村庄的起点。

十七八年前,我最想看到的县内文物是苗家曲信量桥。

年左右第一次站在信量桥上时,我被她的宏大和精致所倾倒。

也许就是在看了信量桥以后,我感觉到了家乡土地古老历史的脉搏,从此走上了行走村庄、探寻沂南乡土历史的行走之路。

第三次到信量桥时,我在笔记本上绘制了南北两排石栏板画像草图,并根据沂南县志和县政协文史资料有关文章,经过大量的查阅考证,写出了《信量桥石刻画像释义》一文,并且刊登在临沂文化局主办的《临沂文物》一书中。

现在看来,我对几幅画像的注释有不确切的地方。近几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县内外许多学者对几幅不准确的画像做了新的注释和解释。特别是县政协李遵刚先生对《彭祖养生》《犀牛望月》《贪狼望日》等画像释义给与了纠正,让人十分佩服。

有舆论说,信量桥的被盗,就是从大量的宣传文章出现后才陆续发生的。

听到这种议论,我感到十分惶恐。本意是宣传古老的家乡文化,却为贼人所利用,这本不是笔者乐于看到的现象。

年夏天,我骑着自行车到苗家庄村,脱光衣服举在头顶游泳过了沂河。顺着淹子口北侧河岸,再一次站到苗家曲信量桥上。

当我刚刚走上信量桥观看时,村里一个青年骑摩托车过来,然后转头走了。

过不一会儿,村支书来了,对我呵斥驱赶,让我快离开这里!

看到来来往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过桥人,我忽然感觉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村里似乎把我当成盗贼了,我心里很不痛快。

当时有位同学在辛集镇党委政府负责,他接到我的电话后把我接走了。

前几天我到苗家曲村与村支书高荣春说起此经历,老支书告诉我,当时信量桥接连被盗,村里人都十分着急难受,一般不让外人参观,防止贼人提前来此“踩点”。

苗家曲村人对身边的信量桥具有特殊的感情,如同对待自己家的老人一样,敬仰爱护信量桥。

苗家曲村对文化古迹的保护意识

八十年代初期,苗家曲村党支部曾经多次给上级写信,请求上级对信量桥予以修缮和保护。

年,村支部写信给国务院办公厅,请求对信量桥予以保护修缮。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把人民来信转给了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又把信件转给了省文物局和省交通厅。

省文物局和省交通厅对此给予了充分重视,并来信对信量桥保护工作予以解释和说明。

当时信量桥没有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省文化厅文物事业管理局回函说“难以挤出资金维修属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外的建设”。

同时,省交通厅信函说“年以后益都至新沂公路建成使用,老桥公路即成为乡村公路,不属交通部门管辖之公路和桥梁。”

有关函件都有抄送件存在苗家曲村档案里,可以作为苗家曲人爱护、保护文化古迹的见证。

本世纪初,上级部门拨给专款修建新桥、保护老桥。资金远远不够,在外地工作的乡亲大力协助、全村村民踊跃捐款,修成了新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并修缮了古石桥。在县文保部门的帮助下,桥头安装了监控摄像头。

一段时间里,古石桥两端做上了铁制大门锁着,禁止行人通过,同时防止盗贼再来行盗。

不过,听村里人说,自从古桥少了行人和清理了石缝里的沙土、草木之后,老桥桥面、桥体等老化更加快速和严重了。说来都感觉十分奇怪。

(未完待续)

下一篇文章说说苗家曲村和集市

因为这一篇文章说的是十几年前信量桥多次被盗事件,所以放上几组十几年前的老桥照片

(老照片)拍摄于年春末

(老照片)残缺的石桥栏板

(老照片)

(老照片)倒掉的石猴

(老照片)桥头被截堵上了

下边一组老照片拍摄于年农历正月

(老照片)

(老照片)

这一年来信量桥是与郭乃智老师一同来的,去年郭老师作古了。

(老照片)

(老照片)

(老照片)

(老照片)南侧的石猴还有,只是没有猴头。

(老照片)南侧石猴

(老照片)

(老照片)

石桥两侧栏板以浮雕的形式雕刻了着传统故事。两侧栏板数量对等,但栏板长度不一,

两侧同位置栏板长度也不对称,这可能与当时受石材限制有关。除去桥头四块云纹引石,两侧栏板计有五十四块。根据现存浮雕位置分析,原来每块栏板上都是有浮雕图画的。有的是一石一幅画,有的是一石二幅画。年以前,有很多栏板是素面的,没有画像,推测可能是损坏后再次重修时找不到能工巧匠给以雕刻,只能用素面石板填补之。年的时候,浮雕画仅存十六石二十二幅。

(老照片)龙虎斗,龙虎斗是一种精神象征,画面中的腾龙和下山猛虎有一种惹人喜爱的形态。

(老照片)仙人指路。先人手指、一鹿回首听令欲奔。

早年的石栏板画像满是尘土,那是因为过桥行人、车辆不断造成的。

(老照片)耄耋富贵。有猫、有蝴蝶,牡丹寓意富贵。

(老照片)夕牛望月。左上角有弯月如钩

(老照片)八仙之韩湘子、张果老。韩湘子吹笛,张果老手持拂尘。

(老照片)八仙人物之蓝采和、铁拐李。蓝采和提着篮子,铁拐李拄着拐杖,手拿葫芦。

(老照片)寿星赴会

(老照片)二龙戏珠。长石中间有了裂纹。

(老照片)狮子绣球

(老照片)麒麟吐出玉书。右上角云彩里有一本书。

(老照片)颐养千年。此前我的解释是“彭祖养生”。画面中摆弄饮食的是彭祖不假,可是芭蕉、葫芦和宝鉴等意义代表了长寿若仙,是“彭祖养生、八仙庆寿”的意思。简要说就是颐养千年。

以下是年4月陪同《齐鲁晚报》记者采访时所拍摄的画面。

(老照片)麒麟送子、三鱼争头。一人手拿玉如意骑着麒麟是送子仙人,莲花座上的是待子夫人,妇人脚前有三鱼争头,也叫三鱼共头,有三世有余的寓意。

(老照片)凤凰牡丹。一凤一凰站在高大的牡丹树下。

(老照片)功名富贵。桌子上放着砚台和墨块,瓶子中冒出一股云彩,还有笔架上一支毛笔。右侧有一支三脚鼎,里面有毛笔、拂尘等,左侧是云带缠绕的扇子和笏板。扇子和笏板是暗含八仙人物。

(老照片)马上封侯。一棵大树树枝上有一个蜂窝,还有挂着的侯印。一猴子骑在马子上用竹竿戳蜂窝。“马”“蜂”“猴”“印”都有了,就是“马上封侯、封侯挂印”的寓意。

(老照片)梅鹿同春。梅花、两只鹿、一只鸡。一鹿口衔灵芝,一鹿回头相顾,鸡寓意吉祥。

(老照片)八仙中的四仙,蓝采和、铁拐李、韩湘子、张果老。

《齐鲁晚报》记者郑常莉在采访。

(老照片)记者郑常莉

(老照片)当时新桥已经建成了,但是两头的引桥还没修好,行人从老桥上通过。

(老照片)四个放学玩耍的孩子,现在应该二十多岁了。

桥上采访(老照片)

(老照片)南侧桥栏缺失两三截

(老照片)公交车从石桥上通过

(老照片)那时老桥上长着许多树木

今天的信量桥古石桥(自西向东拍摄)

自东向西拍摄(今天的古石桥)

新雕刻添补的《王祥卧鱼》画面

新雕刻的石猴

村里人说,新雕刻添补的栏板画面笔法生硬难看,猴子雕刻成了一个肥硕笨拙的苦相脸熊人。

人们纷纷嚷着赶紧更换!

现在所有缺失的栏板、栏柱、龙头、龙尾等都有添补,清理了桥石头缝里的草木沙土,用白水泥嵌缝。

人们说,自从清理整理后,行人基本不从老桥通过,老桥老化速度更加严重了,非常奇怪。

新嵌缝的信量桥通体显示混白色(拍摄于春节前)

27幅拓片

原石拓片缩印版

缩印版

缩印版

缩印版

苗家曲村保存的信函

年左右笔者在信量桥上草图笔记本册页

早期来信量桥时我没有相机,只能手绘一些图景。

早期关于信量桥石刻画像还有很多,来不及挑选使用。后来有相机后多次拍摄画像图面,到处都是;这里仅仅放上一部分。

苗家曲村干部王同江曾参加过抓贼行动,请听听他的一段录音。

(未完待续)

下一篇文章说说苗家曲村庄和集市历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zz/97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