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导致农村周围的野生资源非常丰富,有不少状似野草的植物都具有不小的药用价值。只要细心发现,收集起来,简单炮制也能卖钱,为家庭创收。所以农民们闲来无事,也会在附近的山林野地里逛一逛,挖些花花草草。那么本文就来介绍一个常见于农村地区的草药——牛膝。
一、形态与作用
牛膝这种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荒坡草丛、山林边缘或是路边墙根都能见到它的身影。牛膝辨别起来不难,它的叶子正面为绿,反面为紫红。牛膝的茎呈四棱状,分叉比较多且带鼓胀的节,根系为白色,毛根也多。它在农村并不算什么稀罕物,随处可见,有的地方也管它叫牛磕膝。
过去生活条件不好,农村人也拿牛膝当野菜吃,但只有了解它的人才知道牛膝的药用价值不小。以前人们不懂,只觉得吃了这种野菜好像力气变大了,干活有劲儿,其实是因为牛膝具有活经养血、增强筋骨以及舒缓腰膝酸痛的作用。
例如在《本草纲目》和《千金方》等古籍中,对于牛膝的作用早已有所阐述。一般入药的部分主要是牛膝的根部,冬天茎叶枯萎以后,将根挖出,清除根须和泥土,晒至褶皱即可。
二、种类与功效
因分布和作用不同,牛膝可细分为三种:怀牛膝、川牛膝和土牛膝,但市面上的成药一般都指的是怀牛膝与川牛膝。前者原产河南焦作,自古享有盛名,为“四大怀药”之一。后者主要产自四川一带,现今于云贵地区也被广泛种植。而野生种牛膝、柳叶或钝叶土牛膝,这几个品种的根茎才算是土牛膝。
它们皆属苋科植物,但在叶片和根茎的外形上具有一定的差别。当然,共同点则是茎有棱,节膨大,如牛的膝盖一般,这也是牛膝名字的由来。
牛膝在民间的别名非常多,河南的怀牛膝常被叫作山苋菜,川牛膝的俗名有肉牛膝和甜牛膝等。土牛膝的别称为杜牛膝、倒扣草等,值得一提的是,一般土牛膝全草晒干后就叫倒扣草,而只是根部入药才叫牛膝。
牛膝根茎炮制成药以后,在外观上也有差别。川牛膝呈圆柱形,略微有点扭曲,下方稍细,黄棕色或灰褐色并有纵纹。它的质地比较坚韧,横截面颜色微微有些浅,有轮状同心环且味道微甜。怀牛膝则是色彩明艳,油性发亮且条子粗壮。
三种牛膝的功效大致相同,均能活血通经、强筋益补、利尿通淋及引火下行等,但在临床治疗上又有区分。怀牛膝偏滋补,可补肝肾壮腰膝。川牛膝强在活血、祛风湿和疏通关节等方面,于闭经、月经不调等症见长。土牛膝常作生用,最长于下火解毒,另有抗癌功效。
三、种植与管理
牛膝属深根植物,多栽培于平原地区,例如著名的怀牛膝就产于河南。牛膝喜欢温润些的气候,种植时可选择的土壤种类比较多,除去黏土和盐碱地外均可,但最好还是选择排水状况良好且肥沃的沙质土壤或是黄质土壤。
下过基肥,并整理好土地后,可等到7月左右进行牛膝的播种,要特别注意苗幼时不可积水。为了让根系向下发展,8月中旬可少浇水甚至不浇水,8月末则需加大浇水量,使促进根系长粗。9月末追过肥料以后仍需警惕积水现象的出现,以免水重烂根。
采收得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牛膝的产量与品质,所以待到霜降前后,牛膝陆续枯萎时,才是采收的最佳时期。采收时要小心,不要折断根须,抖清泥土后进行晾晒。待牛膝根须八成干时,按品质分级,再以比例为:1的硫磺进行熏制,谨防虫蛀,最后再晒干方可入药。一般来说,每亩可产出-公斤干货。
总结:
目前市场上牛膝的行情比较平稳,波动不大,但因品种和质量的不同,每公斤的售价也相差较多。土牛膝算比较小众的药材,货源少,价格低,每公斤也就十元左右的价格。怀牛膝一般是每公斤二十元左右。川牛膝最贵,每公斤的售价一直保持在三十多元,质量好的可达四十元。
总体来说,牛膝的利润还是比较可观的,适种范围又相对广泛,种植技术的要求也不高。若农民想要大规模种植牛膝,以此来增加收入的话,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