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乳腺癌,从三部曲开始

???

在这个十月让我们携手远离乳腺癌

早发现

“乳腺癌”作为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始终威胁着我国女性的身心健康。多年来,尽管我们不懈努力,但乳腺癌的发病率仍然持续上升,死亡率尚未改善。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面对乳腺癌,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自上个世纪末先后制定并推行了女性乳腺癌群体筛查指南,从而将乳腺癌5年生存率提高到89%。这证实了乳腺癌的筛查与预后密切相关,发现越早、分期越早,预后越好。那么,我们该如何早期发现乳腺癌呢?

三部曲

一、高危因素要警惕

身体活动不足会导致肥胖,同时肥胖也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多国研究表明不经常锻炼身体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比积极锻炼者高,尤其是绝经之后的女性,身体活动不足与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更显著。因此,维持正常体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建议18~64岁成年人每周至少分钟(30分钟/次,约5次/周)中等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力量性训练2次;年龄大于65岁的人群应尽量按照以上推荐锻炼,如合并行动受限的慢性疾病,则根据医生指导,适当调整运动的时间及强度。

生育因素同样是乳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据研究显示,未生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是足月生育妇女的两倍,且生育次数越多,患癌风险越低。如果足月生育的妇女推迟了生育年龄,也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生风险,首次怀孕年龄≥30岁者的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是30岁妇女的2.13倍。除此之外,如果在生育后进行母乳喂养可以降低风险。因此,通过早育和母乳喂养可以降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我们无法改变的危险因素。

国内外学者对家族遗传史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已达成共识,这与乳腺癌的原癌基因、遗传易感性及基因突变有关,尤其是具有一级亲属(母亲、姐妹、女儿)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大大增高。而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良性肿瘤等以及乳腺活检史、外伤史等同样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针对此类危险因素,尽早及时的筛查,则成为了预防乳腺癌最为有效的措施。

二、科学筛查必知道

一般人群妇女乳腺癌筛查指南

<40岁:每月一次乳房自检

40-44岁:鼓励机会性筛查及临床体检,乳腺X线检查,致密型乳腺补充乳腺超声检查

45-69岁:进行规律性筛查,每2年乳腺X线检查,致密型乳腺补充乳腺超声检查

>69岁身体健康且预期寿命大于10年:自愿进行每2年乳腺X线检查,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乳腺超声联合

此版指南来源于

《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

注:欧美国家乳腺癌筛查普遍采用乳腺X线,但中国女性乳房较小,腺体较致密,X线检查的敏感度会受影响。而超声检查则能更好地发现致密型乳腺中的病灶,且对小乳房的女性操作更方便,检查无痛苦,无辐射,可重复检查,价格更低廉。故中国女性更推荐乳腺超声检查。

三、乳房自检要做到

1.乳房自查时间:月经来潮后第9-11天,绝经后女性,可随意选择自检时间,但建议每月自检时间固定。

2.乳腺自查时机:起床、睡觉、洗澡、更衣时进行。

3.自查方法:一看、二触、三挤压

(1)一看(对镜自照):面对镜子,两手叉腰,然后再将双臂高举过头,观察乳房的外观、形状及对称性。重点注意是否存在可能由乳腺癌导致的变化:一侧乳房不对称隆起样改变、乳头或皮肤凹陷、皮肤橘皮样变、乳头乳晕湿疹样变或覆盖鳞屑、乳头溢液、皮肤红肿等。

(2)二触(触摸乳房):平卧,淋浴时可站立,用右手检查左乳房,四指或三指(可不用小拇指)并拢,用指端掌面轻轻滑动按压检查乳房各部位是否有肿块或其他变化。按顺时针逐渐移动检查,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检查有无肿块。查完不要漏掉腋窝及锁骨位置。

(3)三挤压:以大拇指和食指挤压乳头,查看乳头是否溢液,并仔细查看自行溢出还是挤压后溢出,单侧还是双侧,溢液的性状如何。

注:乳房自检并不能提高乳腺癌的早诊率。但我国乳腺癌筛查目前仍未能全民开展。对于无法进行乳腺癌筛查的患者,乳房自检将提高患者对于乳腺癌的防治意识。

携手拒绝乳腺癌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明确将早期乳腺癌列为可治愈性疾病。而早诊早治是提高乳腺癌治愈率最有效的途径。警惕高危因素、科学规律筛查、坚持乳房自检,是乳腺癌早期发现的科学基础。拒绝乳腺癌,从预防三部曲开始。

预防乳腺癌

重视早发现

?医院护理部宣传键教小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tx/75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