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蔹白蔹苦寒质地黏,解毒消肿愈皲裂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白蔹(摄于药植园)

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其根色白,功主敛疮”,故名“白蔹”。春、秋二季采挖,去杂质、洗净、切片、干燥入药。

NO.1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白蔹)味苦,平。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一名菟核,一名白草,生山谷。”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白蔹)苦辛甘寒,泻火散结,为敛疮专药。赤者同功,但走血分为异。”

白蔹(照片由湘中大本草联盟陈老师提供)

NO.2.1功效主治

白蔹,苦,微寒。归心、胃经。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

1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本品苦寒,归心胃经,善于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适于热毒壅滞之痈疽发背、疔疮、瘰疬痰核等病证。

2

敛疮生肌:本品质黏,善于敛疮生肌,适于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病证。

白蔹(照片由湘中大本草联盟陈老师提供)

用法:5~10g,煎服。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成极细粉敷患处。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蔹含黄酮类、甾醇类、蒽醌类、酚酸类等成分,有抗菌、抗肿瘤、调节免疫活性、促进溃疡面愈合等作用。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任艳玲.《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1.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陈爱军,刘运美,蔡凤桃,等.白蔹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3):10-11.

音频:高定昌

图片:陈老师/凌智文字:凌智

欢迎大家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tx/65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