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一年春草绿,又到一年清明时。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都会携带各种美食去祭祀先祖。那么清明时节各地到底有哪些美食呢?
青团
青团子,汉族传统节日食品。吃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清明节,寒食节等节日。颜色青青的,用浆麦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暖菇包
图片源自网络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鸡蛋
鸡蛋是很常见的一种食物,几乎天天都会吃。有些地方,清明节是一定要吃鸡蛋的。这是因为以前清明节禁火,而煮鸡蛋又简单易做,因此不少的人就将其变为了一种传统。
图片源自网络清明果
浙江各地清明前户户磨糯米粉、采“清明草”或艾叶做清明果。艾叶我们都见过,“清明草”俗称绵菜、米菜、佛耳草、鼠曲草,在清明时节萌生出绵绵白毛细叶。人们采摘叶顶,洗净捣烂和以糯米粉。白色的米粉遇到绿绿的艾叶汁或绵菜汁顿时变得通体碧绿,鲜嫩欲滴。
艾粄(bǎn)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图片源自网络而作为青团的主要材料,艾草也是一种特别好的药食同源的食材。它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平喘、止咳、消炎、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
北方地区:枣糕,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寓意生活甜甜蜜蜜
图片源自网络北方人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