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医生谈ldquo乳头溢液rdqu

育龄期妇女的“乳头溢液”很常见,它并不是一个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而多种原因可引起“溢液”,有的是药物引起的,有的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有些又是必须引起人们重视的一个“警告”。

首先讲一讲能引起乳头溢液的几大类情况和大致的症状。

一、乳腺囊性增生病:30-50岁的妇女多见。报道称15-30%的增生患者有过乳腺溢液,但因为量少,一般不刻意去挤压的话发现不了,此类溢液一般都伴有乳房肿块及周期性疼痛等乳腺增生样表现。溢液呈双侧清水样或浆液样。此时乳房B超可显示局部导管扩张或多发性小囊性结节形成。

二、导管扩张症(浆细胞乳腺炎):在疾病不同阶段,常有乳头溢液,大部分病人在乳晕处有疼痛感,溢乳多为单侧多孔,性状多为黄色浆液性,发生感染后,可出现粘液或脓液样溢液,在乳晕下及其周围区域可触及结节样肿块,往往伴有压痛。

三、乳腺导管急慢性炎症:一般为单侧溢液多为脓性,并伴有局部红肿或疼痛。

四、药物性溢乳:比如长期服用高血压利血平,抗抑郁药氯丙嗪,避孕药等药物,常可引起男性乳腺异常发育和女性溢乳。

五、脑垂体瘤:脑垂体是人体内最复杂的内分泌腺,和我们性腺相关的一些激素都是由其指挥协调释放的。而脑垂体瘤是发生于垂体的常见良性肿瘤,它会引起内分泌系统的改变和一些脏器的损害,而其中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双侧溢乳、月经不调等。所以,对一些怀疑病例,医生建议去做一下泌乳素的抽血检查,做一下垂体的磁共振扫描就是这个道理。

六、导管内乳头状瘤:此病引起的溢液较为常见。一般单侧单孔发生血性或浆液性溢液,以血性为多见,无疼痛等自我感觉。一般体检和B超检查都无明显的肿块发现。溢液少的患者只有在按压乳头乳晕附近时才可见血性液体溢出。此病是良性肿瘤,较少恶变,一般经乳管镜发现后手术治疗,但复发率较高。

七、乳管内乳头状癌变:也多为血性溢液,一般单侧单孔。以中老年妇女较为常见,在其乳房内常可触及结节样肿块,一般B超也可有发现。常通过溢液涂片找异型细胞可确诊。

那么,发现了乳头溢液,自己怎么对病情有一个大致的评估呢?任医生教您几条思路:

(一)、发病年龄:50岁以上的应该重视,尤其是单侧单孔血性液体。而年龄较轻者大多为良性疾病。

(二)、单双侧溢液情况:双侧多孔一般为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如垂体瘤引起的高泌乳素,乳腺增生症或是药物因素所致。如为单侧单孔或多孔,则要考虑乳腺局部病变。如乳头状瘤,浆细胞乳腺炎,导管炎,导管扩张等。

(三)、溢液性质:浆液性或乳汁样多考虑增生类或高泌乳素类病变。血性液体多考虑肿瘤性病变。脓性多考虑为炎症性病变。

根据以上思路结合局部肿块,疼痛情况,B超检查溢液涂片找脱落细胞检查,泌乳素测定等检查一般不难确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ls/75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