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人家
《三峡人家》影片讲述三峡移民后代的故事,通过两个儿童(一个留守、一个移民)不同的视角,在寻访故乡的神秘旅途中发生了一系列惊险而有趣的故事,展现了古老三峡的巨变。
通过旅游发展的角度,向世界展现了三峡工程和三峡区域旅游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三峡人家风景区(简称“三峡人家”),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西陵峡内,于长江三峡中最为奇幻壮丽的西陵峡境内,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跨越秀丽的灯影峡两岸,面积14平方公里。
三峡人家之美,美在“湾急、石奇、谷幽、洞绝、泉甘”,可观万里长江第一石――灯影石,看中华第一神牌――石令牌,眺长江三峡第一湾――明月湾,明月湾上邀月亭,听“李白”奏曲,笛声悠扬,萦绕在山水之间。
沿着龙进溪步入竹林深处,在幺妹子的山歌和纤夫的号子声中感受水上人家的生活形态。
在三峡人家,只见传统的三峡吊脚楼点缀于山水之间,久违的古帆船、乌篷船安静地泊在三峡人家门前,溪边少女挥着棒槌在清洗衣服,江面上悠然的渔家在撒网打鱼……
峡江吊脚楼处,还有峡江妹子载歌载舞,为您捧上一杯峡州清茶,亲切怡然、淳朴至真。
这些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各种习俗风情体现着峡江人民的质朴好客。
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文,如李白的“春水月峡来”,欧阳修的“江上挂帆明月峡”,陆游的“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还有现代大诗人郭沫若的“唐僧师弟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
读了这些诗篇,恍若身临其境,饱览了灯影峡的景点,可谓是融合三峡文化之精髓,巴风楚韵,峡江今昔。
核心景点介绍
灯影石
四块兀立山巅的奇石,酷似《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形象,每当夕阳西照,晚霞映衬峰顶时,远远望去,它们仿佛灯影戏幕上的人物造型,惟妙惟肖,“灯影石”即由此得名。
在灯影四石中,最负盛名的是有“万里长江第一石”之誉的沙僧石,它呈蘑菇云状,如此单薄的身躯历经数千万年的沧海桑田,竟能安然无恙,堪称世界奇观。
龙进溪
水上人家在龙进溪水与长江的交汇处,几只古帆船迎风而立。
在龙进溪口,一道水坝已筑起,截住了清幽的龙溪水,使水位抬高,只见溪水碧绿,林木苍翠,斑驳沧桑的龙溪桥横跨其上,几只小渔船静静地泊在桥下,撑着伞的幺妹儿站立船头,唱着动听的山歌。
巴王寨
拾级而上,走到有着神秘消失之谜的巴王宫,如今重建的巴王宫只能依稀想象它曾经的辉煌。
巴王宫,一个用石头和泥土建成的寨子,一个用巨石和原木垒成的城堡,它记录着一个民族从发展壮大到衰落的历史,一个部落首领灿烂的生命历程。
在巴王寨广场,每天都会有精彩绝伦的民俗和巫术表演,特别是一手飞刀表演更让人赞叹不已,惊叫连连!
黄龙瀑
跳水桥前的深潭之上,一股瀑流如水帘般从洞口上方倾泻而下,似洞天福地一般。
过水帘洞,立于平台之上,黄龙瀑的雄壮气势就呈现在眼前了,水流从对面山崖中的一个山洞倾泻而下,坠入崖下的深潭,声如洪雷,响彻山谷。
溪边人家
在竹林掩映之中,一排吊脚楼沿溪而建,它们依山傍水,一半着陆,一半入水,在群山的环绕下,伴着青山绿水、斜阳草树、雾霭烟雨,如诗如画。
古色古香的吊脚楼点缀于山水之间,“吊脚楼”也被现代建筑学家称为“杆栏式建筑”。峡江一带地势险峻,房屋多依山势而建,木质结构,房前屋后,竹林芭蕉簇拥。
溪面上悠然的渔家在撒网打鱼,清澈的小溪能看到成群的鱼游来游去,鱼鹰静静地排排站在竹筏上等待捕鱼。
琴鹰瀑
琴鹰瀑如“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小女子一般,自山顶飘落而下,倾诉着一身的温柔。
泉水自崖顶飞落时,被那凸凹嶙峋的岩石撕扯成无数细小如帘的水珠,飘飘洒洒,好似丝丝琴弦垂挂九天,自天际漫舞而下,故名“琴瀑”。
三峡人家,好似一个隐秘了千年的江湖!
那里有山有水有人家,有歌有酒有故事!
特别说明:图文部分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