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绿胖子是什么鬼,竟如此撩人今天大风降

江南其实不缺糕点的。而青团却由于其时令性而分外令人挂念。或者说这更像是某种约定了的一期一会,倘若哪一年的清明时节吃不上一只好好的青团,整个人便会耿耿于怀,形如断魂。

趁着你们还没开动,今儿就来好好八一八青团。

青团的前世今生

在吃青团前,我们要先弄明白三个节日,由前依次往后:上巳,寒食和清明。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春浴日,有踏青和沐浴的习俗,论语里“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直到中唐,上巳逐渐被一个叫做寒食的节日所取代。顾名思义,节时只吃冷食,需禁烟火。

清明节,清明原本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和寒食节就相差一天,逢天暖雨沛,宜春耕,后成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而青团和这三个节日都有关系。

青团最初出现在上巳节里,那时它还叫龙舌?。青汁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吃这个也是为了配合祛病消灾的节日氛围。到中唐以后,上巳就慢慢流行不起来,变成文人雅士之间的小众趣味,被逐渐兴盛的寒食节所取代。

虽然上巳衰亡了,但是人们还惦记着过上巳要吃的东西。恰好寒食节需要禁火,而龙舌?蒸熟后可以保留数天冷食,两者不谋而合,所以龙舌?摇身一变嫁入“寒”门,变成“其味香美”的寒食饼。

因为清明节和寒食节之间就隔了一天,古人又认为祭祀还是头等大事,到了明朝,为方便起见,寒食节索性就被并入了清明。所以你大概猜到,青团它祖宗又改嫁了——从寒食的节令食物,变成了清明上坟的祭品。

正式被唤作青团,还是靠清代神级吃货袁枚。在那本著名的《随园食单》里,他记下了“青糕、青团。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糕团。色如碧玉”。

青团还可化解邻里矛盾

据《南京掌故》所记,南京人清明吃青团的习俗可追溯至明朝,明代朝廷从杭嘉一带迁来一批大户落籍南京,清明食青团之俗也带到了南京。现今的青团多用麦青汁来和面,而当时的青团则是取艾叶煮烂揉碎,掺和糯米粉,在案板上反复搓揉,做成团煮熟即成。做好的青团除了自家食用之外,还可分送给邻里,以示团结友好,即使过往有过龃龉,通过送青团也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

小小一枚绿果子,传说还挺多的,总之就是:铁打的青团,流水的节,永远都要找各种理由吃吃吃的。。。。。。

北方无青团?

当小编口水哗哗的时候居然有北方的小伙伴说,从小却连“青团”都没有听说过!青团小胖子在江南飘香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称霸北方?清明节食青团是江浙一带的食俗,为什么没有传到北方?

科普时间到!

青团为啥要染成青色的?据说是跟祭大禹有关,因为清明节时正是冬小麦返青的时候,把糯米粉染成青色,以示不忘大禹治水之恩。

现在青团的“青”来自何处?

春天带来的不仅是桃红柳绿,还有时令的美味。田野里的艾草、草头、麦叶被聪明的古人制作成可以品尝的美味,成为人们舌尖上的“新宠”。

之所以北方没有这个食俗,是因为艾叶于清明时不成熟,而南方则如夜雨春韭,鲜嫩多汁。像草头、浆麦草等青团的其他原材料一般也只分布于江南地区,北方地区鲜有。

此外,江南地区也更加偏爱糯米食。南米北面,也一般被用来描述传统上南北方地区饮食差异。中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而中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传统上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但时下粉食流行,艾草粉的出现也就方便了北方人能享受到清香的艾叶青团,虽不及鲜摘,但也不失为一种食趣。

清明时节各地也根据当地的物候条件,制作出不同的特色美食。福建地区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当地人便用这种草制作暖菇包作为时令美食。

青团是如何做出来的?

记者现场探访时看到,把麦青汁加到糯米粉中和好面后,店里的糕点师傅揪剂子、压皮、拢馅,一个青团便一气呵成,蒸制15分钟后,飘散着植物清香的青团便可出炉。手工包制的青团虽然颗粒较为粗糙,但在糕点师傅看来,不少顾客要的就是这份原汁原味。

没想到你是这样有心的小胖子

没错,青团也分甜咸党。不过,它们不撕。

甜党

[豆沙馅]

青团最经典的搭配。

做豆沙是磨性子的活儿,豆沙要炒透,炒到绵密细腻的沙绪感,留皮可增香。重油重糖是一颗豆沙馅的灵魂。江南人嗜甜,剔透玲珑的猪板油要能钻进豆泥和砂糖中,是表现甜味最好的载体。

重口亦不是无止尽的,若没有几粒酝酿已久的糖渍桂花用香气来调和,这馅也怕只会沦俗。

[百果馅]

用去核大红枣碾成枣泥,掺白糖和胡桃肉做成。

咸党

[春笋豆干肉丁馅]

纵然有再多咸酥鲜香的搭配,咸口中春意的担当,还非入时令的春笋莫属。将这三种食材分别切丁,入锅前直接下五花肉丁煸香,猪肉自带油脂,包裹着笋的水灵和豆干的鲜。一口下去,脆的糯的,咸的鲜的,统统都有。

其实,味觉,常常都会跟时令联系在一起,一年四季的变化与流转,也总是在一件两件的食物中慢慢呈现。

青团应该是4月时候最讨人喜欢的时令味道。浸润了青草香气的绿色糯米团里包着细腻甜糯的豆沙,一口咬下去,绵软中带有糯性,能嚼上一会好好感受豆沙与糯米团、青草香气的融合,却又不会粘牙,方才是一只好青团给人的感受。

与节日有关的吃食中,似乎青团的应季时间是最短的,一般清明前后也就只有两周的时间能买到,一过清明,就算踏破铁鞋,怕也找寻不到了。

总之:青团是个好同志!一年只销魂一次!开动!

来源丨江苏科技报(jskjb)、扬子晚报记者薛玲

编辑丨王钰

清明雨纷纷,低能见度天气惹了一堆麻烦今天雨渐止但北风越吹越猛,外出要添衣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雨水就来势汹汹,今天沿江苏南局部仍有中等强度的降雨,夜间此轮降水才全面停止。省气象台发布了大风警报,今天江苏大部分地区都会出现5到6级阵风7级的东北风,气温也在不断下降之中,请大家注意及时添衣保暖。预计明天江苏天气短暂转好,但5-6日春雨再次上场,沿江苏南仍有中到大雨。

昨日春雷滚滚,雨雾交织

昨天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可是早上还不到8点,春雷就滚滚而来,这是南京入春之后首场雷阵雨,也是第一场名副其实的“春雷”。强降雨云团把南京团团包围,此时最强的降雨云系浦口西部、江宁和溧水北部地区,由于雨雾交织,湿度很大,南京大部分地区能见度都降到1公里左右,局部出现了能见度低于米的浓雾。截至上午10点,江苏沿江苏南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明显的降雨和低能见度天气,恶劣的天气条件给外出踏青和扫墓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昨天中午,南京的降雨出现了一个短暂的间歇期,但是由于湿度接近饱和,所以能见度依旧很低。昨天夜间,沿江和苏南地区再次出现较强降雨,大部分地区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今天大风降温雨水渐止,后天还有中到大雨预计今天白天,江苏淮北地区阴转多云,本省东南部地区阴有中雨,其它地区阴有阵雨或雷雨并渐止转阴到多云,大部分地区东北风5到6级阵风7级,江苏省气象台昨天发布了大风警报。气温从昨天晚上起直线下降,预报今天的最高气温沿江和苏南地区14~15℃,其它地区12℃左右。

如果大家有外出的计划最好安排在明天,明天全省的天气都不错,气温略有回升,最高度江淮之间北部和淮北地区18℃左右,其它地区16~17℃。

4月5日小长假结束的首个工作日,江苏再度迎来雨水,全省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沿江和苏南地区中到大,预计降雨持续到6日,期间气温略有回升。

都说“春雨贵如油”,这句话为何在咱们江苏就用不上呢?其实对于我国的华北地区而言,春天降雨偏少,容易出现春旱;在南方春天下雨的机会较多,春旱情况也就不会太多。

扬子晚报记者

于丹丹

编辑▏杨婷

4月3日:

淮北地区阴转多云,本省东南部地区阴有中雨,其它地区阴有阵雨或雷雨并渐止转阴到多云,淮北地区东北风5-6级阵风7级,其它地区东南风4—5级阵风6级转东北风5-6级阵风7级,最低温度:沿江和苏南地区13℃左右,其它地区10~11℃,最高温度:沿江和苏南地区14~15℃,其它地区12℃左右4月4日:

全省多云,最低温度:江淮之间北部和淮北地区5~6℃,其它地区9℃左右,最高温度:江淮之间北部和淮北地区18℃左右,其它地区16~17℃4月5日:

全省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沿江和苏南地区中到大,最低温度:沿江和苏南地区10℃左右,其它地区8~9℃,最高温度:本省西北部地区21℃左右,其它地区18~19℃

快戳左下方“阅读原文”收听“丹丹说天气”语音版。

赞赏

长按







































治疗皮肤白癜风
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tx/9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