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各地人民都吃了些什么看完碗里的饭

清明时节,除了祭祖、扫墓这等必做的风俗习惯,品尝传统的清明美食,也是一件让人期待万分的事情

就像端午吃粽子一样,清明节,也有着自己的节日美食,那是用时令的食材精心制作而成的各色美味,从模样到味道,皆充满着春天的气息

只不过,因为地区和风俗的区别,每个地方的清明之味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让我们来看看,清明的时候,各地的人们都吃了些什么吧?

江南-青团

青团是江南地区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只在清明时节出现,因为它需要用到当季的新鲜艾草,榨汁后揉入糯米粉中,再包入馅料做成的,质地软糯,还带着一股淡淡的青草香

一开始,青团是用来祭祀祖先的,口味也比较单一,多是像豆沙、莲蓉一类传统馅儿,不过现在的青团,更多的是被人当成春游踏青的小吃,或者网红的一款甜点,馅料也越来越多样了

像用时令野菜做成的荠菜肉青团、马兰头青团等等,还有依照大众口味发明的蛋黄肉松青团,抹茶红豆青团等,简直让人挑花了眼

客家-清明粄

每年的清明时节,客家人会去采摘一些苎叶、艾草、白头翁、鸡屎藤和使君子等等长得正好的青草叶,把它们煮熟捣碎后混合糯米粉、粘米粉之类的材料制作成各式各样的清明粄

这是客家人的一种传统小吃,因为用的青草类型比较多,所以做出来的清明粄口味也很多,但其中,用艾草制作而成的艾粄,几乎是家家户户都会有的清明小食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因为艾草有一定的药用功能,另外还有使君子之类的青草也是如此,所以用它们做出来的清明粄,也叫做药粄

潮州-朴籽粿

在潮州,清明节时路边的面摊会贩卖一种绿色的带裂口的蒸包,底部呈现梅花型或是桃型,模样十分灿烂,颇有春天的气息

这是用朴籽树的嫩叶榨汁后与米浆、发酵粉混合,再用大火蒸制而成的,被“爱粿如命”的潮州人们热情地称之为朴籽粿,也有叫碗酵桃

它的制作方式与口感,和发糕很是类似,都是松软细腻,而且清甜之中还带着淡淡的朴籽叶香,很是独特,也很受当地人民喜欢

泰宁-暖菇包

暖菇,也叫鼠曲草,有着特殊的甜香,每年的清明前夕,毛茸细嫩的鼠曲草遍布生长在田野地间,正是采摘的好时候,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

泰宁人制作暖菇包的时候,有的会用新鲜采摘的暖菇草熬煮后的汁水作浆,也有的是用晒干磨成粉的暖菇粉入糍揉面,虽然制作的方法不一样,但都是一样的好吃哦

做出的暖菇包,呈现着水墨画般好看的墨绿色,有的形似圆团子,有的则像弯月饺子,里边都填满了干炒而成的笋丝、腊肉、豆腐干、虾米等等食材,非常有韵味

福州-菠菠粿

以前在清明前夕,福州的家家户户都要制作菠菠粿,虽然如今这种粿在街上的一些制粿店也有在售卖,但还是有不少福州人保留了清明制粿的习惯

菠菠粿是用南方的一种野草——菠菠草,压榨成汁后渗入米浆内揉成粿皮再包入馅料制成的,而常见的馅料有枣泥、豆沙、萝卜丝等等,咸甜都有

造型也很是简朴,甚至是直接用茶杯来定型,做出的菠菠粿小巧圆润,甚是可爱

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了菠菠粿春天的绿意,对于福州人来说,春天时不吃上一个粉糯翠绿的菠菠粿,就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泉州-润饼菜

又是清明之际,泉州人又到了吃润饼菜的时候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了起来,一起料理着各式各样的食材

一张张用面粉擦制烘成的薄皮,包入萝卜丝、粉丝、肉条、蚵煎、白菜等等食物,再卷裹成一根饱满圆润的面卷,便成了一份滋味丰富的润饼菜啦

既有着对春天的欢迎,也有着对故人的悼念,但更多的是相聚于饭桌上卷润菜的欢乐,无论走到哪里,泉州人总会思念家中的这一卷滋味

//////////

除了以上说的这些,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清明美食值得大家认识的,比如说成都的叶儿粑、闽东的荠菜饭、畲家的乌稔饭……皆是充满了当地特色的春之料理

不管是软糯馅满的清明粿,还是口口喷香的清明饭,每个地区的人民,都有着自己钟意的清明味

这些滋味独特的美食们,经过人们的认可和传承,一代一代的传播了下来,让如今的我们,在莺飞草长的清明之际,能够安心地品尝它们的美味

大家还知道什么清明节的传统美食嘛?大家的清明节又会吃些什么呢?欢迎留言分享一下哦~

END

文/京宛

图/网络

往期推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qucaoa.com/scbm/5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